常用释义
1.
受到别人的好意或帮助后,表示感激。
  • 例词
    感谢
    酬谢
    道谢
    谢意
  • 例句
    他在庆功会上对帮过他的人表达了诚挚的意。
    他用一顿丰盛的晚餐酬那些在困难时期帮助过他的朋友。
2.
认错;道歉。
  • 例词
    谢过
    谢罪
3.
推辞;拒绝。
  • 例词
    谢绝
    谢职
    辞谢
    推谢
    闭门谢客
  • 例句
    绝了所有记者的采访,匆匆离开了会场。
4.
凋落;脱落。
  • 反义
  • 例词
    凋谢
    谢顶
5.
辞别;离开。
  • 例词
    谢世
6.
姓。
详细释义
1.
辞却,辞职。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之几杖。
《礼记·曲礼上》
魏孝文曰:“卿书监典文,若情思不至,应谢所任。”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
2.
推辞;拒绝。
引申为不用。
陈婴不能,遂婴为长者得二人。
《史记·项羽本纪》
上以,楚地之郊也,召黯拜太守。黯伏不受印
《汉书·汲黯传》
屏人密之,谢无有。
·徐士銮·《宋艳·奇异》
不雕琢,神功谢锄耘。
·韩愈·《醉赠张秘书》诗
大巧雕琢,至反摧藏。
·陆游·《夜坐示桑甥十韵》
弃罗纨谢粉脂,丰神亦复减
·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应阿凤》
3.
辞别。
引申为离开。
厮养其舍中曰:“吾燕,与赵载归。”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往昔初阳岁来贵门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去矣谢亲爱,知予
·卢纶·《送元昱尉义兴》诗
妃腋下忽生碧毛,司列曰:“我碧毫小仙也。久世溷,今去。”
·张正茂·《龟台琬琰·英妃》
虽谢尘缘返仙庭。
··《长生殿·情海》
〔高不〕性不耽利,谢举场者已十年。
·戴名世·《傅天集序》
4.
消失;凋谢。
亦指脱落。
参见“謝頂”。
青春受,白日昭只。
《楚辞·大招》
其事未,其人已
南朝·梁·沈约·《与约法师书》
其捷巧,鼯族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
妖姬谢宠辞金屋,雕又伴新人宿。
·元稹·《有鸟》诗之十三
等到路通花要谢,苗篮捚水一场空。
刘半农·《〈瓦釜集〉附录·隔河望见野花红》
你瞧别人三十岁没有事儿,你倒谢了顶了。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四章
5.
衰败;衰落。
晖业时运渐谢,不复图全,唯事饮啖
《北齐书·元业传》
宿名未山今尚存。
··《宿觉庵》诗
6.
除去。
机发天光,垢氛。
·李白·《赠僧崖公》诗
妹子,你等洗脂粉,定有心上人在那
·袁于令·《西楼记·砥志》
7.
避免;避开。
矜名道不足,己物可忽。附任公言,夭伐。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
深掩柴门谢,南山看起孤
·陆游·《独坐闲咏》之二
但矢一字之公,可千秋之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8.
缺乏;少。
山川之志,无鸿鹄
南朝·宋·鲍照·《为柳令谢骠骑表》
既失高,宜加事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
拍拍,鸿路迫冥冥。
·陆游·《四鼓酒醒起步庭下》诗
9.
逊让;不如。
伊霍之无谢于
《后汉书·宦者传序》
万国共一江何曲江池?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五
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希史名。
·姚鼐·《次韵答吴竹桥》
10.
更替;轮替。
何少何多,是谓谢施。
《庄子·秋水》
若春秋有代,若日月有夜,始,明而晦。
《淮南子·兵略训》
11.
道歉;认错。
丕郑秦,且谢缓赂,故不及。
《左传·僖公十年》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
《战国策·秦策一》
请斩谢众,方可安
《隋书·李密传》
是有免死之周,食嗟,而古人不以非也。
·顾炎武·《与李中孚书》
12.
惭愧;不安。
繁翰,遥怀具短札。
《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
才,谬则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
茂先博物,平子文章。
唐玄宗·《送张说巡边》诗
13.
酬谢;酬答。
亦指谢仪,报酬。
亦泛指感谢。
解狐邢伯柳守,柳往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谤𮙋,云臣私报诸羌,钱货
《后汉书·皇甫传》
有一不捷,自刎以天子。
《新唐书·李光弼传》
人人共,皆思寸磔阮,以先帝。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
为医以拙矣,又多求
·桓宽·《盐铁论·疾贪》
若能令翁我,请进百金为妪谢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有所,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有私邪?
《汉书·张安世传》
名郎传绿绮,愧佳句比南金。
·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
14.
问候;问。
霍子孟、上官少叔汝。
《汉书·李陵传》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宋子侯·《董娇饶》诗
君行吾故人朱仲章,亦高明果毅、公而忘私人也,其焉。
··《送张掾序》
15.
告知;语。
秦始皇使使者君王后玉连环……君王后引椎椎破之,秦使曰:“以解矣!”
《战国策·齐策六》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汉书·周勃传》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
唐宣宗宫人韩氏《题红叶》诗
使君吏趣治,我行矣未渠央!
·王安石·《送程公之豫章》诗
16.
解答;叙述。
以儒生修大道,以文吏簿,道胜于事,故儒生颇胜文吏也。此职业外相程相量,其内各有所以短,未实谢也。
·王充·《论衡·谢短》
17.
龟的一种。行而头仰,用以占卜不灵。
参阅《周礼·春官·龟人》。
󰍍俯者,仰者
《尔雅·释鱼》
18.
通“”。
者何?宣宫之也。
《公羊传·宣公十六年》
台谢甚高。
《荀子·王霸》
19.
古邑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周申伯迁于此。一说,即今河南省信阳市。
亹亹申伯,王之事。于邑于,南是式。
《诗·大雅·崧高》
西之九州,何如?
《国语·郑语》
比水又西南流,水注之,水出城北。其源微小,至城大。城周回侧水,申伯之都邑,《》所“申伯番番,既入于”者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比水》
20.
姓。春秋时鲁有谢息。见《左传·昭公七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谢”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射”
全部
二字词
  • 感谢
  • 鸣谢
  • 谢谢
  • 谢绝
  • 答谢
  • 谢罪
三字词
  • 谢公屐
  • 感谢信
  • 谢太傅
  • 谢朓楼
  • 谢自然
  • 谢家树
四字词
  • 敬谢不敏
  • 新陈代谢
  • 谢天谢地
  • 千恩万谢
  • 闭门谢客
  • 杜门谢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