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等同;齐。
详细释义
1.
齐等;相当。
食之,……海水震侔鬼神。
《庄子·外物》
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
《史记·赵世家》
崇名,与卫霍侔。
·独孤及·《故左武卫大将军郭知运谥议》
切惟元老嵩僭侔人主,误国殃民,奸久矣。
·《鸣凤记·杨公劾奸》
所恨压迫者,役人如马牛。更恨说教者,实与强暴侔。
陈毅·《示儿女》诗之二
2.
比较;衡量。
若言逼,则东溟自定海吞姚、奉化二江,侔之浙江,尤其逼。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3.
《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其主要形式是对原判断的词项附加比词,从而构成一个推论形式。如“白馬,馬也;乘白馬,乘馬也”,相当于直接推理的一种形式。
侔也者,比而俱行也。
《墨子·小取》
4.
谋取;求。
人之处乱世也,知道之不可行,沈抑以辟,静默以侔免。
《管子·宙合》
,而侔夫之利。
《韩非子·五蠹》
志在生灵愿未酬,七旬苗格策侔。
太平天·洪仁玕·《军次实录》
5.
见“侔莫”。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侔”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牟”
全部
二字词
  • 侔利
  • 侔状
  • 侔面
  • 相侔
  • 侔尊
  • 侔德
四字词
  • 侔色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