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从云层落下来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由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
  • 例词
    雪花
    瑞雪
    滑雪
  • 例句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早上出门的时候已经漫过膝盖了。
2.
颜色或光泽像雪的。
  • 例词
    雪白
    雪亮
  • 例句
    墙面经过重新粉刷后,变得白的。
3.
洗刷;除去(耻辱、仇恨、冤枉)。
  • 例词
    沉冤得雪
    雪耻
详细释义
1.
空中降落的白色晶体,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到0℃以下时,天空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雨雪其雱。
《诗·邶风·北风》
五月天山雪,花祗有寒。
·李白·《塞下曲》之一
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那雪早下得密了。
《水浒传》第十回
初春的微风吹拂着我的乱发,山脚下雪开始融化了。
巴金·《化雪的日子》
2.
白色。
振雪羽而临风,掩霜毛而候旭。
·卢思道·《孤鸿赋》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雪。
·白居易·《别行简》诗
成雪,吐丝乱纷纭
·赵孟𫖯·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五月》诗
3.
某些白色事物的代称。
稻米。
破甘霜落爪,稻雪翻匙。
·杜甫·《孟冬》诗
水碓声声雪,山瓢点点春。
·方文·《刘藏夫山中送酒米至却寄》诗
白花。
东风动地吹花,渭城桃李千雪。
·独孤及·《同岑郎中屯田韦员外花树歌》
得去年,暖杏花正,雪香,江草绿,柳丝长
前蜀·牛峤·《酒泉子》词
白色的禽鸟。
似君换得白鹅时干雪池。
·卢纶·《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回雪孤
·朱湾·《送陈偃赋得白鸟翔翠微》诗
鱼。
天河堕双鲂我庭中央。掌握尺雪,劈开肠有璜。
·贾岛·《双鱼谣》
篙引上船,倒出喉中片片雪。
·吴嘉纪·《捉鱼行》
白浪。
驱风不敢上,百川雪高崔嵬。
·温庭筠·《拂舞词》
白酒。
雪暖瑶杯髓融,拖象猩唇
·李咸用·《富贵曲》
白发。
故人此地帆去,何相思雪满头
前蜀·韦庄·《清河县楼作》诗
将数茎雪,西
·杨万里·《病起览镜》诗
白日不消上雪,黄金难铸镜中身。
·唐寅·《茂苑》诗
白檀木。
云锁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
·殷尧藩·《赠惟俨师》诗
4.
高洁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
·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
5.
拭擦;洗涤。
参见“澡雪”。
黍者,非之也,以雪桃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公子冰水,佳人雪藕
·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之一
故君……至今之,涕淫淫未雪也。
·周亮工·《寿青溪三老序》
6.
洗刷;昭雪。
管仲雪桓公之耻于小人,而生桓公之耻于君子矣!
《韩非子·难二》
靖康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满江红·写怀》词
〔崔猛〕喜雪不平,是以人共服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
“五七”、“五九”、“五卅”、“九一八”、“一二八”的奇耻未雪,现在敌人又准备好一副新的锁链套在我们的头上。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
7.
表白;表明。
云骖以北守,扈朝服以济师。乃少雪庸,微天眷耳。
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
天子建之初,雪氏之不可也,之。
·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
8.
光着(头或脚)。参见“雪頂”、“雪足”。
9.
下雪。
桓玄初并西夏,荆江二州二府一。于始雪,五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天欲雪,能一杯
·白居易·《问刘十九》诗
10.
指古乐曲。《阳春白雪》。亦泛指高雅的曲调或歌声。
参见“雪唱”。
歌句高和,拂烟霄老惯飞
·白居易·《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
管珠才转,曲度沈雪更香。
·崔钰·《和人听歌》
11.
斥责;呵斥。
初,司徒面雪李怀光。德宗正色曰:“唯卿不合雪人。”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
地于王公,借田之名,以避役。管官及庄头,假威以雪民。
李大钊·《土地与农民》
12.
太平天囯较高级武官女儿的称呼。
师帅女至女皆雪。
《太平天·太平礼制(元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雪人
  • 小雪
  • 白雪
  • 雪白
  • 雪花
  • 雪松
三字词
  • 雨夹雪
  • 紫雪丹
  • 暴风雪
  • 六月雪
  • 雪里蕻
  • 三月雪
四字词
  • 风花雪月
  • 阳春白雪
  • 程门立雪
  • 雪上加霜
  • 冰天雪地
  •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