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
诣
常用释义
1.
动
到某地去(含庄重意)。
例词
诣长安
2.
动
到某地去看某人(多指对尊长)。
3.
名
(学问或技艺等)所达到的程度。
例词
苦心孤诣
造诣
例句
他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
诣
,曾获得多个奖项。
这位画家以苦心孤
诣
的精神,不断磨练绘画技巧。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晋谒;造访。
晏子至,楚王
赐
晏子酒。酒酣,吏二
缚
一人
诣
王。
《晏子春秋·杂下十》
王令
诣谢
公,值
习凿齿
已在坐,
当与并
榻,王徙倚不坐。
南朝 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忿狷》
及郡下,
诣
太守
说
如此。
宋
·
吕祖谦
·
《卧游录》
2.
送交。
“客未布吏而
与贾
,
赀
一甲。”可(何)
谓
“布吏”?
诣
符
传于
吏是
谓
“布吏”。
秦
·
《法律答问》
某里士五(伍)甲
诣
男子乙、女子丙,告曰:“乙、丙相
与
奸,自
昼见
某所,捕校上
来诣
之。”
《封诊式·奸》
3.
前往;到。
乃命宋昌参乘,
张
武等六人乘
传诣长
安。
《史记·孝文本纪》
此
游诣几岳
?嵩、
华
、衡、恒、泰。
唐
·
贾岛
·
《送集文上人游方》诗
余
诣
其家,殷勤
访谒
,欲得而
为
雕刻流
传
之。
清
·
戴名世
·
《天籁集序》
4.
学业、技艺等所达到的程度。
诸
葛宏年少不肯
学问
,始
与
王夷甫
谈
,便已超
诣
。
南朝 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文学》
并能
绘
天日之光,
云
霞之彩,水火之形,及即而
谛视
之,始知油
画
一大幅耳。此
诣为
中
国画
家所未到,
实开
未
辟
之
门径
。
清
·
薛福成
·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一日》
贤
者
进
修之
诣
,
岂
一
谈
之
顷
所能
测
?
马其昶
·
《答刘仲鲁书》
5.
符合。参见“
詣理
”、“
詣實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诣”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旨”
全部
指
脂
酯
恉
栺
鮨
二字词
造诣
诣绝
诣见
征诣
诣力
诣门
四字词
苦心孤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