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颂
sòng
róng
常用释义
1.
动
赞扬。
例词
颂词
颂扬
歌颂
例句
这部影片
颂
扬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2.
动
祝愿(多用于书信)。
3.
名
《诗经》三种诗歌类型中的一种,是周朝祭祀时配舞曲的歌词。
4.
名
以颂扬为主题的诗文、歌曲等。
例词
黄河颂
例句
他特地写了一篇
颂
来赞扬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们。
5.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颂扬;赞美。
颂
而
无谄
,
谏
而
无骄
。
注
《礼记·少仪》
愈
于
使君非燕游一朝之好也,故其
赠
行,不以
颂
而以
规
。
唐
·
韩愈
·
《送许郢州序》
凡薄海含生
负气
之
伦
,
无
不感
颂
皇仁。
清
·
梁章钜
·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
他把我们一切反对旧秩序的活动都颂为“健康的骚动”。
萧乾
·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
2.
卜兆的占辞。
其
颂
皆千有二百。
注
《周礼·春官·大卜》
3.
《诗》六义之一。《诗》中的一类,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均为庙堂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故
诗
有六
义
焉: 一曰
风
,二曰
赋
,三曰比,四曰
兴
,五曰雅,六曰
颂
……
颂
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
于
神明者也。
《诗大序》
颂
者,宗庙之
乐
歌,《大序》所
谓
“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
于
神明者也。”
宋
·
朱熹
·
《诗集传·颂四》
《
诗
》分
风
、雅、
颂
,
颂
之
训为
美盛德者,
余义
也;
颂
之
训为
形容者,本
义
也。且
颂
字即容字也……
风
雅,但弦歌笙
间
,
宾
主及歌者皆不必因此而
为
舞容。惟三《
颂
》各章,皆是舞容,故
称为颂
。
清
·
阮元
·
《释颂》
4.
文体的一种。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
颂优游
以彬蔚,
论
精微而朗
畅
。
注
《文选·陆机〈文赋〉》
原夫
颂
惟典雅,
辞
必清
铄
。敷
写
似
赋
,而不入
华
侈之
区
;敬慎如
铭
,而
异
乎
规
戒之域。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颂赞》
是古
颂
以
扬励
休功,而美述盛德,其始也必告于神明,其
变
也徒
颂
功德而已。王褒以
来
,于文有
颂
(《
圣
主得
贤
臣
颂
》)。
姚华
·
《论文后编·目录上》
5.
指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吕先生道:“和尚,
还
了我
剑罢
休。”
长
老道:“我有四句
颂
,你若
参
得透,
还
了你
剑
。”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6.
祝颂。多用于书信结尾。
专此,敬颂禔福。
鲁迅
·
《书信集·致沈兼士》
7.
通“
誦
”。吟哦;朗读。
颂
其
诗
,
读
其
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论
其世也。
注
《孟子·万章下》
其人云:“但
烦
坐
听
,容某
颂达
上
闻
。”遂探袖出文,抗
声
朗
读
。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颂”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页”
全部
颁
顽
顾
顿
预
颅
领
二字词
颂文
歌颂
赞颂
颂扬
传颂
称颂
三字词
风雅颂
椒花颂
郙阁颂
河清颂
西第颂
颂德碑
四字词
歌功颂德
顺颂时祺
颂古非今
善颂善祷
颂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