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脸向下,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趴。
  • 例句
    老师在桌子上备课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隐藏;隐蔽。
  • 例词
    伏击
    埋伏
    潜伏
3.
伏天,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
  • 例词
    三伏
4.
低下去;落下去。
  • 例词
    此起彼伏
5.
低头屈服;受到惩罚。
  • 例词
    伏法
  • 例句
    这个坏蛋罪大恶极,被判处了死刑,并于昨天法。
6.
使屈服;降伏。
7.
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8.
姓。
详细释义
1.
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
亦泛指躺、卧。
志不免乎心,行不免乎道,而求有君子人之名,辟之是伏而咶天。
《荀子·仲尼》
毋伏。
《礼记·曲礼上》
蚩尤居前,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虫蛇伏地,白覆上,大合鬼神,乃作清角。
·王充·《论衡·纪妖》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诗·陈风·泽陂》
伊君临终,不忘忠敬。襚,念在朝廷。
·潘岳·《杨荆州诔》
2.
匍匐在地;身子前倾靠在物体上。
孙练冠、麻衣,跣行,伏而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孔子伏曰:“甚矣,由之化也!”
《庄子·渔父》
棂槛俯听雷霆之相激。
《文选·张衡〈西京赋〉》
黎氏宗族,百姓出迎,伏道左。
·魏源·《圣武记》卷六
唐仲笙看见冯永祥伏在桌子上,轻轻点头。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
3.
居;栖身。
王在囿,鹿攸伏。
《诗·大雅·灵台》
寡君越在草莽,未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左传·定公四年》
4.
隐藏;埋伏。
在于沼,亦匪克潜虽伏矣,亦孔之
《诗·小雅·正月》
是令齐军善射者弩,道而伏,期曰“暮而俱”。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凡用兵之道,危伏安,安伏危。
·唐甄·《潜书·受任》
我只能称为精神上的色盲,这里就伏着我的苦闷的根源。
茅盾·《色盲》
5.
伏兵。
夫大国难测也,有伏焉。
《左传·庄公十年》
是募死士,得千人,伏近城。
·俞樾·《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
追兵直西贼于伏。
《太平天资料·畿辅平贼纪略》
6.
退隐;隐居。
昔者曲集之君,伐智而事强力,而不信其臣,忠良皆伏。
《逸周书·史记》
恐登之逢殆兮,故退伏末庭。
·刘向·《九叹·怨思》
7.
保持;怀。
伏清白以死直兮,因前之所厚。
《楚辞·离骚》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南朝 梁·江淹·《恨赋》
8.
降低;低落。
云阴解駮,日光穿漏,波伏不
·韩愈·《南海神庙碑》
二山之西,高峰伏。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9.
置于𫐈壤之上的祭祀牲体。古代𫐈祭(祭行道之神)时,王者之车从其上轹而行之。
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亦如之。
《周礼·秋官·犬人》
10.
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之。
臣青翟、臣、博士臣行等伏康叔亲属有十。
《史记·三王世家》
玉不瑕,臣不情。伏知所非和氏之璞。
三国 魏·曹植·《献璧表》
臣伏奉今年五月一日,授臣使持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
·独孤及·《谢濠州刺史表》
伏祈效法太祖、太宗,时与大臣究政事得失,必商榷善。
《清史稿·简纯亲王传》
11.
通“”。
佩服;服气。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梁。梁曰:“前使公主某事,不能,以此不任用公。”乃皆伏。
《史记·项羽本纪》
󰄩高其才,烈士伏其
·陈子昂·《唐水衡监丞李府君墓志铭》
侯元口虽应着,心不伏。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伏一世。
·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铭》
石琢堂殿撰玉以文章伏一世。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降服;屈服;服从。
故北狄不伏,中不得高枕也。
·荀悦·《汉纪·哀帝纪下》
桓自所破,遂孤弱,常臣伏匈奴,岁输羊皮。
《后汉书·乌桓传》
英雄不伏夷死,更望故
·胡曾·《李陵台》诗
俊道:“恐中不伏者多。”太尉道:“敢不伏?傅道伏我不伏?”
·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二
假似那州百姓不伏我呵,我可怎么整治他?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
制伏。
火既我,有水而可伏其焰。
·韩愈·《择言解》
习惯;适应。
比者所发诸道南,例皆不山川,不伏水土。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近因炎军马不伏水土。
《水浒传》第七八回
承受;承当。
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诗·小雅·雨无正》
傅瑕,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
《左传·庄公十四年》
遇折足之凶,伏斧
·班彪·《王命论》
归;隶属。
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西游记》第二七回
12.
通“”。返回。参见“伏魄”。
13.
车前横木。
汲黯俱忮,司安之文,俱在二千石列,同敢均茵伏。
《史记·酷吏列传》
14.
时令名。指伏日。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伏。
〔永元〕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
《后汉书·和帝纪》
初伏,隆暑方赫羲。
·潘岳·《在怀县作》诗
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山,周围于宴席。坐客酒酣,而各有寒色。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冰山避暑》
刚入伏的红太阳,晒得土路发烫。
温传昭《晴转多云,有雷雨》
15.
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详“伏特”。
16.
姓。汉有伏生,名胜。见《史记·儒林列传》及裴骃集解。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伏”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犬”
全部
与“伏”字左部件相同,均为“亻”
全部
二字词
  • 潜伏
  • 埋伏
  • 伏击
  • 伏笔
  • 蜷伏
  • 降伏
三字词
  • 三伏天
  • 伏特加
  • 不伏手
  • 赤伏符
  • 一伏时
  • 伏击战
四字词
  • 老骥伏枥
  • 跌宕起伏
  • 危机四伏
  • 此起彼伏
  • 降龙伏虎
  • 伏虎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