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早上叫潮,晚上叫汐)。
  • 例词
    潮水
    海潮
    涨潮
    观潮
2.
比喻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事物。
  • 例词
    寒潮
    思潮
    心潮
  • 例句
    这场精彩的演出让我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3.
略微有点湿。
  • 例词
    潮气
    潮湿
    返潮
    发潮
4.
新潮;时髦。
5.
〈方〉成色差;技术低。
6.
指广东潮州。
  • 例句
    这家餐厅的汕美食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7.
姓。
详细释义
1.
海水受日月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又,江河因海潮上溯,其下游亦有此现象。
江水逆流,海水上潮。
·枚乘·《七发》
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
·皎然·《买药歌送杨山人》
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三更子
《水浒传》第一一九回
我们四个却只在海王厅里……高声乱唱了一阵京调,因而嗡嗡的怪响,也同潮也似地涨满了全洞。
郁达夫·《国道飞车记》
2.
谓涌;泛。
他齁喽喽的冷涎潮,他可早血流出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
的心情,酒潮的脸晕红
·乔吉·《水仙子·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曲
凡自童稚以及屑久忘之事,都心血,一一潮
·蒲松龄·《聊斋志异·汤公》
兴奋还未十分解除,颊上还潮着微红。
郭沫若·《司马迁发愤》
3.
喻潮水般的汹涌起伏。
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蒋智由·《卢骚》
学问以辨而明,思潮以摩而起。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词
4.
潮湿。
参见“潮潤”。
大清早起,在这个潮地上站了半日,也回去歇歇了。
《红楼梦》第三五回
5.
指一昼夜。
自明州定海山泛海南行,潮至昌国县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
6.
犹次;批。
几潮雨,几潮风,把薄薄的新凉做就。
刘大白·《新秋杂感》诗
夫子都是江北人……见茶食的抢茶食,见豆渣的抢豆渣,他们就好像一潮饿鬼。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
7.
犹流派。
欲知先秦派之真相,南北分潮,最注意者也。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
8.
方言。成色低劣。参见“潮銀”。亦谓技艺不高。
如:这个木工的手艺潮。
9.
方言。因饥饿或吃了不适宜的东西而感到胃内翻腾难受。
肚里饿,心里潮。瓜州买米镇江淘。
《中国歌谣资料·肚里饿》
10.
水名。潮河,古代又称鲍丘水,源出冀北山地,至密云县汇合白河,称潮白河。
南除道,北清禁林,左关岩磴,右梁潮源。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11.
指潮州。旧州、路、府名。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州,治所在海阳(今广东省潮州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1年废。参见“潮勇”。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潮”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朝”
全部
謿
二字词
  • 潮汐
  • 涨潮
  • 潮流
  • 潮湿
  • 潮汛
  • 新潮
三字词
  • 望海潮
  • 弄潮儿
  • 赶潮流
  • 海潮音
  • 潮乎乎
  • 伍胥潮
四字词
  • 心血来潮
  • 心潮澎湃
  • 高潮迭起
  • 心潮起伏
  • 思潮起伏
  • 苏海韩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