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落叶乔木,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气味清香,可供观赏。果实叫梅子,球形,味酸,可以吃。
  • 例句
    子经常被用来制作子酒。
2.
姓。
3.
这种植物的花。
  • 例句
    冬日里,花孤零零地盛开在寒风中。
详细释义
1.
落叶乔木。种类很多。叶卵形,早春开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味清香。果球形,立夏后熟,生青熟黄,味酸,可生食,也用以制成蜜饯、果酱等食品。未熟果加工成乌梅,供药用。花供观赏。
有梅,其七兮。
《诗·召南·有梅》
宅始成,桑麻有,居之历岁,子,桃李梅杏,丘蔽野。
·王充·《论衡·超奇》
梅,花于冬而熟于夏,得木之全,故其味最酸,所曲直作酸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
2.
指梅花。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
吹梅畏落娥眉。
南朝·梁简文帝·《梅花赋》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周邦彦·《玉烛新·梅花》词
不求大士瓶中露,乞孀娥外梅。
《红楼梦》第五十回
萼绿梅犹绽,芽黄柳待匀。
郭沫若·《游西湖》诗
3.
指梅树的果实。可食,亦可用作调味品。
若作和羹,梅。
《书·说命下》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南朝 宋·鲍照·《东门行》
食蘖不易食梅,蘖能苦兮梅能酸。
·白居易·《生离别》诗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人容易。
·程垓·《水龙吟》词
4.
指柟木。即楠木。
南何有?有有梅。
《诗·秦风·终南》
梅,也。
《说文·木部》
5.
谓盐梅。喻指宰辅重臣。
参见“鹽梅”。
帝念人求,朝汝作梅。
·曾巩·《送郑州邵资政》诗
6.
指杨梅。
伞轻舆辞远,年年
·陆游·《项里观杨梅》诗之一
7.
悲酸貌。参见“梅目”。
8.
节候名。
参见“梅雨”。
昨夜雨收梅,寂寂衡门与钓台
·欧阳詹·《薛舍人韩判官雨晴到所居既霁先呈即事》诗
故自江以南三月雨之迎梅,五月雨之送梅。
《埤雅·释木》
上海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
9.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梅”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每”
全部
二字词
  • 梅雨
  • 梅花
  • 话梅
  • 青梅
  • 杨梅
  • 腊梅
三字词
  • 梅花针
  • 梅花落
  • 酸梅汤
  • 梅花鹿
  • 梅干菜
  • 梅花桩
四字词
  • 青梅竹马
  • 望梅止渴
  • 踏雪寻梅
  • 梅开二度
  • 梅妻鹤子
  • 摽梅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