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
慎
shèn
zhèn
常用释义
1.
形
小心;不大意。
例词
谨小慎微
慎重
例句
他平时办事谨小
慎
微,从未出现过差错。
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你一定要
慎
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领导在做决策时非常
慎
重,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和后果。
2.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谨慎;慎重。
君子以慎言
语
,
节饮
食。
注
《易·颐》
晋
文王
称
阮嗣宗至慎,每
与
之言,言皆玄
远
,未
尝
臧否人物。
南朝·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德行》
名
贤
慎所出,不肯妄行役。
唐
·
杜甫
·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
慎
赏罚
以示
劝惩
。
《元史·曹元用传》
我的东西却常招误解……可见意在简练,稍一不慎,即易流于晦涩。
鲁迅
·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
2.
指实在或真诚。
昊天已威,予慎
无
罪。
注
《诗·小雅·巧言》
远
慎而近
貌
。
注
《逸周书·文政》
3.
恐惧;忧惧。
〔泯子午〕睹晏子,恐慎而不能言。
《晏子春秋·杂上二六》
引
过
自
责
,恐有罪,畏慎恐
惧
之意,未必有其
实
事也。
汉
·
王充
·
《论衡·感类》
夫大
将
在外,
谗
言在内,微
过辄记
,大功不
计
,
诚为国
所慎也。
《后汉书·马援传》
4.
千万;无论如何。与“無”“毋”“勿”等连用,表示警戒。
若
汉
挑
战
,慎勿
与战
,
无
令得
东
而已。
《史记·高祖本纪》
炙手可
热气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
·
杜甫
·
《丽人行》
乃
谕诸镇
,慎毋以兵
属
人。
《新唐书·王叔文传》
但
当屡顾
帝,慎勿言。
明
·
冯梦龙
·
《智囊补·语智·武帝乳母》
5.
遵循;依顺。
今天下之君子,中
实将
欲遵道利民,本察仁
义
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注
《墨子·天志中》
民平
则
慎,慎
则难变
。
《商君书·垦令》
生能操行,慎道
应
天。
汉
·
王充
·
《论衡·书虚》
6.
三的别称。
其率三臣而一慎,故八十一元士
为
二十七慎。
汉
·
董仲舒
·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慎者三物之别
称
。
章炳麟
·
《訄书·官统上》
7.
五岁的兽。
大
兽
公之,小
兽
私之
注
《周礼·夏官·大司马》
8.
谓用大绳引棺就殡所。
孔子母死,乃
殡
五父之衢,
盖
其慎也。
注
《史记·孔子世家》
9.
姓。战国有慎到。见《通志·氏族五》引汉应劭《风俗通》。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慎”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真”
全部
嗔
滇
缜
填
瑱
禛
镇
瞋
稹
嫃
嵮
搷
槙
磌
蹎
二字词
谨慎
慎重
审慎
慎独
肃慎
慎言
三字词
清慎勤
慎四知
四字词
谨言慎行
谨小慎微
谦虚谨慎
小心谨慎
君子慎独
慎终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