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
豆
常用释义
1.
名
豆类作物的统称;也指豆类作物的种子。
例词
种瓜点豆
扁豆
蚕豆
绿豆
例句
最近这两天家里一直吃
豆
角,吃得家里人怨声载道的。
2.
名
形状像豆的东西。
例词
豆子
咖啡豆
土豆
例句
我做了一大盆的土
豆
泥,打算分装起来给朋友尝尝。
3.
名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形似高脚盘。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古代食器。亦用作装酒肉的祭器。形似高足盘,大多有盖。多为陶质,也有用青铜、木、竹制成的。
1
亦借指食物。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注
《诗·大雅·生民》
一曰乾豆。
注
《公羊传·桓公四年》
簠簋俎豆制度文章,
礼
之器也。
《史记·乐书》
荐
豆奉
觞亲
玉几,配天合祖耀
璇枢
。
唐
·
张昭
·
《汉宗庙乐舞辞》
北斗
为觞
山作豆,
凤
竹
鸾丝
太中
寿
。
宋
·
陆游
·
《柴怀叔殿院世彩堂》诗
司
笾执
豆,
鲁诸
生
尽
是瑚
琏选
。
清
·
孔尚任
·
《桃花扇·
𬮢
丁》
君
妇
莫莫,
为
豆孔庶,
为宾为
客。
注
《诗·小雅·楚茨》
校
猎
之
夺
禽也,攘人之兔以
为
乾豆,而
发
弦者不
厌
其
余
胾,
虽
少非廉矣。
章炳麟
·
《訄书·不加赋难》
2.
古代容器。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齐旧
四量,豆、
区
、釜、
钟
。四升
为
豆,各自其四,以登
于
釜。釜十
则钟
。
《左传·昭公三年》
稻米一豆
实于
筐。
注
《仪礼·士丧礼》
一手之盛
谓
之溢,
两
手
谓
之掬,掬四
谓
之豆,豆四
谓
之
区
。
《小尔雅·广量》
开
元二十八年,武德有娠
妇
,
将
生男,其姑
忧
之,
为
具
储
糗,其家
窭
,有
面数
豆,有米一
区
。
《太平广记》卷三六二引唐牛肃《纪闻·武德县妇人》
3.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
为
一豆,六豆
为
一
铢
,二十四
铢
重一
两
,十六
两为
一斤。
汉
·
刘向
·
《说苑·辨物》
房孺
复
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
浓妆
高髻,月
给
胭脂一豆,粉一
钱
。
唐
·
段成式
·
《酉阳杂俎·黥》
4.
豆类植物的总称。亦作“
荳
”。
韩
地
险恶
山居,五
谷
所生,非
麦
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
饭
藿羹。
《战国策·韩策一》
田彼南山,
芜秽
不治,
种
一
顷
豆,落而
为
萁。
汉
·
杨恽
·
《报孙会宗书》
四月
时
雨降,可
种
大小豆。
北魏
·
贾思勰
·
《齐民要术·大豆》
不如
峡农饱
,豆
麦终残
年。
宋
·
范成大
·
《劳畬耕》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鲁迅
·
《呐喊·孔乙己》
5.
样子像豆的东西。
太太取了十
个
金豆,三十
个银
豆,
递与
童奶奶道:“
这
是宫
里
的,你拿到家
里顽
去。”
《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
〔糖葫芦〕材料种类甚多,诸如海棠、山药、山药豆、杏干、葡萄、桔子、荸荠、核桃,但是以山里红为正宗。
梁实秋
·
《雅舍谈吃·酸梅汤与糖葫芦》
6.
通“
斗
”。酒器。
一
献
而三酬,
则
一豆矣。
注
《周礼·考工记·梓人》
7.
用同“
痘
”。病名。天花。
是方
极
畏出豆。每十二年逢寅,出豆一番,互相
牵
染,死者相
继
。
明
·
徐弘祖
·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
8.
姓。汉有豆如意。见《汉书·卫青传》。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土豆
青豆
芸豆
豆汁
豇豆
豆角
三字词
红小豆
荷兰豆
磨豆腐
绿豆芽
黄豆芽
绿豆汤
四字词
豆蔻年华
煮豆燃萁
目光如豆
红豆相思
瓜分豆剖
撒豆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