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萧
常用释义
1.
形
冷落;缺乏生机。
例词
萧瑟
萧疏
萧索
萧条
例句
地震过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景象十分
萧
条。
2.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彼采
萧
兮,一日不
见
,如三秋兮。
注
《诗·王风·采葛》
僧真
梦
蒿艾生
满
江,
惊
而白之。太祖曰:“
诗
人
采萧
,
萧
即艾也。
萧
生
断
流,卿勿
广
言。”
《南齐书·
幸
臣传·纪僧真》
白露下百草,
萧兰
共雕悴。
唐
·
韩愈
·
《秋怀诗》之二
2.
萧条冷落;凄凉。
蚊蚋
归丰
草,枯
叶
散
萧
林。
晋
·
刘伶
·
《北芒客舍》诗
虽马
援
据
鞍,尚能矍
铄
,而班超
览镜
,不
觉萧
衰。
唐
·
李商隐
·
《为濮阳公陈情表》
萧风
苦雨逐潮
来
,
惨
淡危舟倍足哀。
明
·
张煌言
·
《愁泊》诗
天
长沧
海
阔
,何以度
萧时
。
清
·
黄景仁
·
《杂咏》之一
3.
稀疏。
愁
万种
,醉
乡
中
两鬓萧
。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
4.
指萧斧。
1
参见“蕭斧”。
究
贤
能之
变
,
极萧
楯之元。
注
《鹖冠子·天权》
5.
见“
蕭森
”。
6.
见“
蕭然
”。
7.
通“
肅
”。参见“
蕭牆
”、“
蕭斧
”。
8.
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后仍为宋邑。
9.
姓。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萧”字下部件相同,均为“肃”
全部
箫
二字词
萧索
萧瑟
萧条
萧萧
萧然
萧杀
三字词
萧何律
萧墙祸
三萧碑
萧帝寺
萧折鱼
萧拆鱼
四字词
祸起萧墙
萧规曹随
秋风萧瑟
萧墙之祸
环堵萧然
萧墙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