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二十。
详细释义
1.
亦作“”。数词。二十的合体。
“人而不仁,如何……之哉。”凡廿六章。
·《石经论语·八佾》
焦一世披草眠,回廿九毛斑。
·李贺·《公无出门》诗
《金石文字》:《开业碑》多宋人名,有曰元辛未月念五日。以廿念始见于此。廿字韵书皆音入,惟市井商音念,而士大夫亦者也。
·翟灏·《通俗编·数目》
秪今灵鼍吼,哀怨如闻廿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
廿未知别苦,乡关回首暮遮。
田汉·《长衡道上》诗之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廿”字部件相同,均为“廿”
全部
三字词
  • 廿四桥
  • 廿四史
  • 廿二史
  • 廿一史
  • 廿四风
  • 一百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