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一种大锅;也作烹人的刑具。
2.
〈方〉锅。
  • 例词
    镬灶
    饭镬
详细释义
1.
无足鼎。古时煮肉及鱼、腊之器。
古时亦用以为烹人的刑器。
亨人掌共鼎水火之
《周礼·天官·亨人》
肉,知一之味。
《淮南子·说山》
盆,一炭盆,一数斤
·梁章钜·《归田琐记·请铸大钱》
被瞻据镬而呼曰:“三之士皆瞻也。自今以有忠其君,忠其君者烹!”
《吕氏春秋·上德》
魏相高澄悉命先剥景妻子面皮,以大铁镬盛油煎之……后齐文宣梦猕猴坐御,乃煮景子于镬
《南史·贼臣传·侯景》
肯跨海,走就烹人
·黄遵宪·《番客篇》
2.
锅子。
参见“鑊子”。
殿堂小屋有老妪护镬炊火。
·袁枚·《新齐谐·蒋太史》
广聚端着水烟袋,领工老范捎着一张镬。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油镬
  • 汤镬
  • 镬釜
  • 镬子
  • 膏镬
  • 钜镬
三字词
  • 闹镬铎
四字词
  • 一镬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