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期
qī
jī
常用释义
1.
名
预订的时日;日期。
例词
分期付款
假期
潜伏期
按期
定期
限期
2.
量
用于分期的事物。
例句
这本杂志只办过几
期
就停刊了。
3.
动
约定时日。
例词
不期而遇
4.
动
等待所约的人,泛指盼望或等待。
例词
期待
期盼
期求
期望
例句
他
期
待着放假了能去国外玩。
5.
名
一段时间。
例词
期年
期月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会;会合。
火之初
见
,期
于
司里。
注
《国语·周语中》
薄
凑会
而凌
节
兮,
驰
趣期而赴
踬
。
注
《文选·马融〈长笛赋〉》
贡
水日夜下,下
与
漳水期。
宋
·
王安石
·
《寄虔州江阴二妹》诗
2.
邀约;约定。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鄘风·桑中》
与
老人期,
后
,何也?
《史记·留侯世家》
陈
太丘
与
友期行,期日中,
过
中不至,太丘舍去。
南朝 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方正》
兖
州
张
氏期余看菊。去城五里,余至其
园
……真菊海也。
明
·
张岱
·
《陶庵梦忆·菊海》
〔王湛〕
与
人期,
终
始不爽。
清
·
王晫
·
《今世说·德行》
3.
希望;企求。
刑期于
无
刑,民
协
于中,
时
乃功。
注
《书·大禹谟》
夫
论
善
谋
材,施用累能,期
于
有益。
汉
·
王充
·
《论衡·程材》
人皆期七十,
才
半
岂
蹉跎。
唐
·
韩愈
·
《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诗
臣
愿
定
谋于
全
胜
,期收地
于两
河。
宋
·
岳飞
·
《谢讲和赦表》
盖
天下事,期之者
过
甚,大率不能如吾之意。
清
·
恽敬
·
《说山》
〔爹〕知道期我把书念好是无望,终究还须改一种职业。
沈从文
·
《老实人·在私塾》
4.
预知;料想。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
时
不言而百姓期焉。
注
《荀子·不苟》
动无
常
则
,若危若安;
进
止
难
期,若往若
还
。
三国 魏
·
曹植
·
《洛神赋》
难
期一年事,到
晓
泥
诗
章。
唐
·
卢延让
·
《八月十六夜月》诗
不期傅彬使
过
官
钱
一
万贯
,
后来
事
发
到官。
元
·
关汉卿
·
《裴度还带》第二折
不期
这
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
鸟栖鸦
一
闻
此
声
,俱忒楞楞
飞
起
远
避,不忍再
听
。
《红楼梦》第二六回
5.
机运;际会。
于
穆皇祖,天挺
应
期。
《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
皇矣能仁,
抚
期命世。
注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若非天人
启
期,
岂
得若斯之速乎。
《南史·王茂传论》
6.
限;限度。
今
计
物之
数
,不止
于万
,而期曰
万
物者,以
数
之多者
号
而
读
之也。
注
《庄子·则阳》
征敛无
期,求索
无厌
。
注
《吕氏春秋·怀宠》
7.
必;必定。
期死,非勇也。
注
《左传·哀公十六年》
画
地
为狱
,
议
不入;刻木
为
吏,期不
对
。
注
《汉书·路温舒传》
陛下必欲面
释
此僧,
请
先
杀
臣,然
后
取之。不然,臣期不奉
诏
。
宋
·
孔平仲
·
《续世说·方正》
将军闻
之毛
发竖
,拔
剑
誓天期
杀
虎。
元
·
乃
贤
·
《答禄将军射虎行》
8.
期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王风·君子于役》
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
与
息者,
与为
期。
《史记·孟尝君列传》
挥
手告
乡
曲,三
载
期
归
旋。
注
《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
无
了期,
无
了期,
营
基
才
了又
仓
基。
宋
·
丁谓
·
《丁晋公谈录》
9.
百岁曰期。亦泛指老,高寿。
朕宅帝位,三十有三
载
,耄期倦于勤。
注
《书·大禹谟》
仙人王子
乔
,
难
可
与
等期。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王其
爱
玉
体
,俱享黄
发
期。
三国 魏
·
曹植
·
《赠白马王彪》诗
10.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
1
如:学期、假期、潜伏期。
既辱且危,死期
将
至。
《易·
系
辞下》
朱明之期,已
复
至矣。
三国 魏
·
应璩
·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
仆将
葬祖父于真,有期矣。敢以
铭烦
于君,其毋拒!
宋
·
苏舜钦
·
《歙州黟县令朱君墓志铭》
每年
于
正月即行考
试
士子等,未免用功
无
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
国
·士阶条例》
11.
待;看待。
无经纬
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注
《庄子·寓言》
时
人
虽闻
器
识
,
犹
以少年期之,而
机
略
严
明,事
无
凝
滞
,
于
是朝野振
肃
。
《北齐书·文襄帝纪》
生平慕田
畴
、
陈
元
龙
之
为
人,而人亦以古人期之。
金
·
元好问
·
《中州集·雷御史渊小传》
奉
圣
旨“卿以古人自期,致君安
国
,不
计
爵禄,朕所深信”。
明
·
张居正
·
《再辞恩命疏》
12.
相当;相合。
皋
陶,惟兹臣庶,罔或于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注
《书·大禹谟》
积
乎中不必施
于
外,裕乎古不必
谐于
今。二事相期,
从
古至少。
唐
·
柳宗元
·
《祭吕衡州温文》
13.
常。
仁
为
人
阴
重不泄,常衣敝
补
衣溺袴,期
为
不絜清,以是得幸。
注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14.
见“
期期
”。
15.
地质学上小于“
世
”的地质时代单位。
16.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1
如:广播英语讲座已经办了两期;《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7.
通“
綦
”。极。
仁人之用
国
,
将修
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
注
《荀子·富国》
18.
通“
旗
”。
旄期
称
道不
乱
。
注
《礼记·射义》
中期推琴。
注
《战国策·秦策四》
19.
通“
惎
”。教。
发号
施令,以
时
教期。
注
《淮南子·要略》
20.
通“
夔
”。参见“
期牛
”。
21.
姓。参见“
期思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期”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月”
全部
阴
明
朋
玥
胡
钥
朔
朗
朝
仴
抈
枂
与“期”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其”
全部
斯
欺
剘
二字词
时期
星期
定期
期盼
期望
日期
三字词
青春期
半衰期
追诉期
星期日
瓶颈期
保质期
四字词
不期而遇
遥遥无期
后会有期
不期而至
期期艾艾
不期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