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
淞
常用释义
1.
名
淞江,发源于江苏省太湖,流到上海市跟黄浦江汇合流入长江。也叫吴淞江。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同“
凇
”。水气凝结成的冰花。
谚
云:“霜淞如
雾
淞,
穷汉备饭
瓮。”然淞之
极则
以
为树
介
冰
木。
谚
云:“木若稼,
达
官怕。”
盖
寒
浅则为雾
淞,寒
极则为
木
冰
。
明
·
杨慎
·
《丹铅总录·诗话·冻𠗂》
2.
水名。淞江。发源于江苏省太湖,流经上海市,入长江。通称吴淞江。
夫
蚕
桑之地,北不逾淞,南不逾浙,西不逾湖,
东
不至海,不
过
方千里。
清
·
唐甄
·
《潜书·教蚕》
淞江
东
流水波
缓
,王莽之
际
尤枯旱。
清
·
顾炎武
·
《兄子洪善北来书此示之》诗
有利必有害,
论
相反者或
适
相成……桑漳
筑
堤而
谓
宜去堤,吴淞建
闸
而
谓
宜去
闸
。
清
·
魏源
·
《〈皇朝经世文编〉五例》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淞”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松”
全部
凇
倯
硹
蜙
二字词
霿淞
雾淞
𩄯淞
三字词
淞江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