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依从;无原则地顺从。
  • 例词
    徇私枉法
    徇情
详细释义
1.
巡视;巡行。
王乃徇而誓。
《书·泰誓中》
行人振木徇于路,以采
《汉书·食货志上》
军于金城,右将军周札守石,帝被甲徇六师于郊外。
《晋书·元帝纪》
2.
宣示于众。
参见“徇罰”。
杀颠颉以徇于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救。既往,未及反,是遂斩庄贾以徇三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帝御受俘,称贺,以元济献庙社,徇于市之。
《新唐书·藩镇传·吴元济》
太祖之为将也,每有临阵不用命者,必斫其皮笠以之,明日悉以徇,自是人皆死
·曾巩·《本朝政要策·军赏罚》
我部蒙古兵之掠明境者以徇。
·魏源·《圣武记》卷一
3.
特指当众宣布教令。
莫敖使徇于曰:“者有刑。”
《左传·桓公十三年》
固徇曰:“毋人,毋肆掠!”
《新唐书·高固传》
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赏钱千;以刀矢杀贼赏钱万。”得百人,率以乘城。
·冯梦龙·《智囊补·闺智·李侃妇》
4.
夸示。
徇蹲之沃,济阳九。
《文选·左思〈吴都赋〉》
其有本疑事,辄论以裁之,此皆私徇端,苟文彩。
·刘知·《史通·论赞》
5.
掠取;招抚。
是梁为会稽守,籍,徇下
《史记·项羽本纪》
时张良徇地。
《汉书·高帝纪上》
进围濮州,徇濮,皆下,再降其守,遂通濮津。
《新唐书·藩镇传·刘玄佐》
徇江无锡守常州。
《明史·吴复传》
6.
谋求;营求。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史记·项羽本纪》
匪徇而愉,信都之可怀
三国 魏·曹植·《九愁赋》
二千年,士徇利禄,守阙残无独辟之
严复·《译〈天演论〉自序》
7.
通“”。
为某一种目的而死。
苟便主利于国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吕氏春秋·忠廉》
常思身,以徇家之急。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积义勇之基,世扶危之进为之臣,退为开吴之主。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
以人或物从葬。参见“徇葬”。
8.
通“”。迅疾;敏捷。参见“徇通”、“徇齊”。
9.
通“”。晕眩。参见“徇蒙”。
10.
使。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心知,鬼神将来舍,而人乎?
《庄子·人间世》
11.
环绕。
徇以殿别,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星,紫宫是
《后汉书·班固传上》
12.
顺从;依从。
郕大子朱儒,自安人弗徇。
《左传·文公十一年》
徇今不古,趋雠不存志,竞进不案废经不念
·王充·《论衡·程材》
亩顺成,里。仰期真理,俯徇情。
·曾巩·《大悲祈雨文》
对于日人间或日华人间之讼案,允日本领事派员旁听;并徇其请,将《警察法令章程》改为《违警章程》,以缩小中国行政权。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徇”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旬”
全部
二字词
  • 徇私
  • 徇道
  • 徇书
  • 徇葬
  • 隐徇
  • 徇军
四字词
  • 徇私舞弊
  • 徇私枉法
  • 徇情枉法
  • 法不徇情
  • 不徇私情
  • 贪夫徇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