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n
常用释义
1.
用水或其他溶剂除掉物体上的脏东西。
  • 例词
    洗漱
    干洗
    洗脸
  • 例句
    每次出门旅行,他都会自带漱用品。
2.
洗礼,基督教接受人入教的仪式,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 例词
    领洗
    受洗
  • 例句
    对他来说,参观这个展览堪称一次灵魂的礼。
3.
除掉(耻辱、冤屈等)。
  • 例词
    洗冤
    洗耻
4.
像水洗一样地杀光或抢光。
  • 例词
    洗城
    洗劫
5.
冲印胶卷、照片。
  • 例词
    洗印
    冲洗
6.
把磁带上的录音、录像去掉。
7.
把麻将、扑克牌等经过掺和整理,改变原来的排列顺序。
  • 例词
    洗牌
8.
古代盥洗用的器皿,形状像浅盆;泛指形状像洗的器皿。
  • 例词
    笔洗
详细释义
1.
用水涤除污垢。
或酢,洗爵奠斝。
《诗·大雅·行苇》
如比文吏,洗泥者以水,燔腥生者用火。
·王充·《论衡·程材》
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
·韩偓·《疏雨》诗
她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
曹禺·《雷雨》第三幕
2.
古代盥洗时接水用的金属器皿,形似浅盆。
亦泛指形状似洗的器皿。
洗直于东荣
《仪礼·士冠礼》
樽篚于两楹之罍洗之左。
《晋书·潘尼传》
过合中,欲手,后(李后)捧洗而前。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
石子,圆润,置瓦盆石洗中,植水仙花一二株,影横斜,有天然风韵
徐珂·《清稗类钞·名胜·雨花台》
3.
用以盛水洗笔的器皿。
今用作洗,最佳者有宫哥元洗、葵花洗。
·屠隆·《考盘余事·文房器具·笔洗》
4.
风霜雨雪使草木零落尽净。
日暮西北堂,凉风木。
·王昌龄·《秋兴》诗
拂溪水而……雨翻盆,仅两,晴烈日如初,所游不可,荷芰洗空一存。
·洪迈·《夷坚丙志·苕溪龙》
5.
免去;除去。多指刑罚、耻辱、冤屈、怨恨等。
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使侍御史侯汶,洗囚徒,原轻系,上避正殿。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
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垂拱以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官,生者恩,天下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新唐书·韦嗣立传》
凡蒙一洗之恩,有惟新之喜。
·苏轼·《贺明堂赦书表》之二
了衣巾,也洗不得这场羞辱。
·李渔·《怜香伴·议迁》
6.
革除。
伯英〕必欲绍圣弊政,复还祖宗之
··《归愚翁文集序》
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
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
7.
抢光;杀尽。
参见“洗城”。
亮果预书久之,南京密院遣先郭安国纳丹珠,千,自黄河北州洗之。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二
洗宫殿。
《秦六国平话》卷上
二族,并尽洗富士之民。
·俞樾·《茶香室丛钞·富士镇》
〔土匪〕到一个村子就洗一个村子……他们到处放火,把什么都抢得精光。
张天翼·《儿女们》
8.
整治。把物体的表面凿除一层使其变小,或把物孔的内侧凿除一层使之增大。
场磙原是小场上用的,只能转小圈子;强要它转大圈子,套绳就要擦磨牲口的右后腿,所以得洗一洗!
赵树理·《三里湾·万宝全》
9.
琢磨;提炼。参见“洗句”、“洗練”。
10.
照相的显影定影。
我女儿锦顺到她哥哥的同学——就是这个叫玄吉的小伙子家里洗相片去了。
《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
11.
基督教徒的入教仪式。参见“洗禮”。
12.
洗牌。把牌搀和了重新整理,以便继续玩。
你怎么恼了,牌也不替我洗。
《红楼梦》第四七回
〔猪屎老九〕蹦到里面一张桌子边,挺熟练地洗着桌上那副骨牌。
张天翼·《万仞约》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洗”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先”
全部
𬳽
二字词
  • 盥洗
  • 洗涮
  • 洗手
  • 洗澡
  • 洗涤
  • 洗刷
三字词
  • 盥洗室
  • 洗衣机
  • 洗面奶
  • 洗碗机
  • 洗衣粉
  • 洗涤剂
四字词
  • 洗耳恭听
  • 碧空如洗
  • 接风洗尘
  • 洗心革面
  • 一贫如洗
  • 家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