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一定的时间、空间或某种范围以内;内部。
  • 近义
  • 反义
  • 例词
    里边
    里屋
    里应外合
    夜里
  • 例句
    学生们把操场围得三层,外三层的。
2.
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
  • 反义
  • 例词
    被里
  • 例句
    她一眼就分清了被儿和被面儿。
3.
许多人家聚居的地方;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例词
    里巷
    邻里
4.
家乡。
  • 例词
    返里
    故里
    乡里
5.
市制长度单位,1里为150丈,合500米。
详细释义
1.
人所聚居的地方。
乡村的庐舍、宅院。后泛指乡村居民聚落。
仲子兮,无逾我里。
《诗·郑风·将仲子》
曲突烟,路轮声
·张协·《杂诗》之十
公生之里,山川奇之州。
·柯潜·《归田诗话序》
城邑的市廛、街坊。今称巷弄。
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里以入,而量其有;任力以夫,而其老幼。
《国语·鲁语下》
见诏书为阿母起津城内第舍,合两为一,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
《后汉书·杨震传》
天空的星䀹着眼,看着那黑影子曲曲折折跑进了一个龌龊的里,在末弄一家后门上轻轻打了三下。
茅盾·《子夜》十五
2.
故乡
黯(汲黯)耻为令,病田里。
《史记·汲郑列传》
割慈忍邦去里。
南朝 梁·江淹·《别赋》
宋侍郎杨绍云,吴江人,去官里。
·钮琇·《觚续编·桃花园》
3.
古代地方行政组织。自周始,后代多因之,其制不一。
二十五家为一里。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周礼·地官·遂人》
社事,出里。
《礼记·郊特牲》
五十家为一里。
制五家为轨;十轨为里,里有司。
《管子·小匡》
五家伍,伍;十伍里,里置有司。
《鹖冠子·王
七十二家为一里。
八家而为邻,三朋,三朋而里。
《尚书大传》卷二
主之而附夫之
《礼记·杂记下》
八十家为一里。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一百家为一里。
里尹主之。
《礼记·杂记下》
百家里。
《管子·度地》
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
《后汉书·百官志五》
百户里,五里为乡
《旧唐书·食货志上》
一百一十家为一里。
迨造黄册成,以一百十户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
《明史·食货志二》
凡里百有十户,推丁多者为长
《清史稿·食货志二》
4.
长度单位。古以三百步为一里,后亦有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者,今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用为市里的简称,二市里合一公里。
古代井田制亦特指方里。
古者三百步里。
梁传·宣公十五年》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韩愈·《过襄城》诗
》:“古者三百步里。”今以三百六十步里。
·顾炎武·《日知录·里》
他们的规矩是在本乡十五里之内决不生事。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
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一井。广三百步,三百步一里,其田九百
《韩诗外传》卷四
5.
居住;为邻。
参见“里仁”。
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
《文选·班固〈幽通赋〉》
秦里其朔,实为
《文选·张衡〈西京赋〉》
6.
谓计算路程。
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乃里西土之
《穆天子传》卷四
7.
俚俗。参见“里夫”、“里曲”。
8.
语气词。
按,今作“”。
幸有光童子里,不交伊去唱将来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上舡,孩迎接里。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9.
方言。表人称复数。犹
你里若要我把山歌来唱,先借个煤头火来吃筒烟。
刘半农·《瓦釜集·开场的歌》
10.
古族名。
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游,率人慕化内,封为归汉里君。
《后汉书·南蛮传》
11.
通“”。里面;内部。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
《素问·刺腰痛篇》
命里无时求,随时过遣休生受。
·马致远·《四块玉·叹世》曲
12.
通“”。忧伤之病。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诗·小雅·十月之交》
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诗·大雅·云汉》
13.
通“”。道理;常理。
14.
姓。春秋晋有里克。见《左传·僖公八年》。
15.
衣服的内层。
亦指器具的内层。
绿兮衣兮,绿衣黄
《诗·邶风·绿衣》
白縠之表,薄,緁以偏,美者黼
《汉书·贾谊传》
内子以鞠衣衣素沙。
《礼记·杂记上》
同年徐星伯使自伊犁一小圆钱盒相示……之,色赭,底之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三
近代官窑,莫非景德,而市人每以彩瓶之绿里绿底,乾者,不官窑客别其称谓曰九江瓷。
寂叟·《海王村游记》
16.
里面;内部。与“”相对。
表示方位
而捷,必得侯。若其不捷,表山河,必害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杜甫·《见萤火》诗
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顺儿一看见妈便朝大门里跑,却被妈叫住了。
丁玲·《母亲》一
老夫常是公差,多在外,少在
··《墙头马上》第三折
附着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处所。
〔大〕跳下崖喝道:“你都藏头缩颈的那走!”
《西游记》第九一回
黛玉了,嗤的一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
《红楼梦》第十九回
这里很清静,她们又是面对着那小河;此时毒太阳当空,河水耀着金光,一条游船也没有。
茅盾·《子夜》十八
表示范围。
云边开巩树雾里识峣峰
南朝 梁·庾肩吾·《奉使北徐州参丞御》诗
怎想道惜花心成折桂手?脂粉丛里包藏着锦绣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
表时间。
妾身年少,父母俱倾弃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六出
秀才也,你三更撞着鬼魂。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
许多人家门对着门,白日里,日头的影子正正的照到街心不动时,街上半天还无一个人过身。
沈从文·《街》
17.
中医指腹胁之内。
少腹坚满急暴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胞胎
王引之《经义述闻·诗六》:“裏,讀爲理,謂腠理也。毛在外,理在内,相對爲文。”
于毛,不罹于
《诗·小雅·小弁》
19.
助词。
用在句末,相当于“”、“”。
春睡起,小明窗底。外雨水,薄寒
·张履信·《谒金门》词
日天晚,去二嫂宅内。二嫂香奠酒啼哭。公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
《三国志平话》卷中
姐姐,天色晚了,那生必定等,好去了。
··《东墙记》第三折
用在句中,相当于“”、“”、“”。
舞,醉珍。怕啼醒,钿谁点
·周密·《露华·次张云韵》词
宋江了,口中不,心下思量:“四句分明是了我姓名。”
《宣和遗事》前集
〔六娘〕破花朝,着逍遥。那管得桂人老,香梦无聊![合]兀自袖染檀字笙寒不奈
·汤显祖·《紫箫记·探春》
20.
通“”。治理;整理。
经纬天地,而材官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矣。
《荀子·解蔽》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这里
  • 那里
  • 里屋
  • 里面
  • 故里
  • 哪里
三字词
  • 背地里
  • 卡路里
  • 千里眼
  • 心里话
  • 千里马
  • 千里草
四字词
  • 鹏程万里
  • 表里如一
  • 忙里偷闲
  • 歇斯底里
  • 表里山河
  • 雾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