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
昏
hūn
mǐn
常用释义
1.
名
天将黑的时候。
反义
晨
例词
晨昏
黄昏
例句
黄
昏
时分,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整个天空。
2.
形
光线暗淡;模糊不清。
近义
暗
例词
昏暗
例句
在
昏
暗的灯光下,我几乎无法看清他的模样。
3.
形
头脑糊涂;神志不清。
反义
醒
4.
动
失去知觉。
例词
昏厥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天刚黑的时候;傍晚。
昏以
为
期,明星煌煌。
《诗·陈风·东门之杨》
或
时昏见于
西,或
时
晨出
于东
,
诗
人不知,
则
名曰
启
明、
长
庚矣。
汉
·
王充
·
《论衡·是应》
《
礼
》,婚
礼
必用昏,以其
阳
往而
阴来
也。
唐
·
段成式
·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
昏
鸦尽
,小立恨因
谁
?
清
·
纳兰性德
·
《忆江南》词
2.
昏暗;无光。
1
亦指使昏暗。
浮
云郁
兮
昼
昏,霾土忽兮塺塺。
汉
·
王褒
·
《九怀·陶壅》
白日
无
精景,黄沙千里
昏
。
南朝 宋
·
王僧达
·
《和琅邪王依古》
只
点过
今夜,
见
佛
爷现
了身,明夜油也没了,
灯
就昏了。
《西游记》第九一回
天色渐昏,大雨欲来。
钱
钟
书
·
《围城》五
犹
有
齐
梁
旧时
殿,
尘
昏金像雨昏碑。
宋
·
王安石
·
《古寺》诗
三
岛
虹
霓
昏日月,二
仪风
雨化
龙
蛇。
明
·
刘基
·
《春城》诗
3.
昏聩;糊涂;迷乱。
1
亦谓使糊涂。
乃大
淫
昏,不克
终
日
劝
于帝之
迪
。
《书·多方》
昏
于
小利,惑
于
嗜欲。
注
《吕氏春秋·诬徒》
神之方昏,再三愈
黩
。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养气》
老而益昏,死而遂亡。
唐
·
韩愈
·
《上考功崔虞部书》
自己怎么会这样昏,竟在这里睡下了,万一出了事,不连累大妈么!
茹志鹃
·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
夫孝友之在人,不求
诸
外,而民
鲜
能者,欲昏之也。
明
·
刘基
·
《孝友堂记》
4.
指世道混乱、黑暗。
1
亦谓使世道昏乱。
日月
岁时
既易,百
谷
用不成,乂用
昏
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
宁
。
《书·洪
范
》
自元康以
来
,
艰祸
繁
兴
。永嘉之
际
,氛
厉弥
昏。
晋
·
刘琨
·
《劝进表》
妖
气
欲昏唐社稷,夕
阳
空照
汉
山川。
前蜀
·
韦庄
·
《中渡晚眺》诗
5.
漫漶;模糊。
边栏
字
样极
昏者,每
贯
止存八百文使用。
《元典章·户部六·杂例》
哥也,
这钱
不昏,你
则
睁眼
儿
看者。
元
·
李文蔚
·
《燕青博鱼》第二折
时
斗米值三十
缗
,民持
钞
出
籴
,稍昏即不用。
《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
6.
目不明;昏花。
征
熟
视
曰:“臣眊
昏
,不能
见
。”
《新唐书·魏
征
传》
烦恼
的我眼也昏了,耳也
聋
了。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
只消得三杯落肚,眼目
渐渐
昏。
清
·
徐大椿
·
《洄溪道情·戒酒歌》
7.
昏厥;失去知觉。
万荣
病
风
,昏不知事。
唐
·
韩愈
·
《董公行状》
〔周瑜〕箭
疮
未愈,因怒
气
冲激,
疮
口迸裂,昏
绝于
地。
《三国演义》第五六回
阍
人王姓者,疾
笃
,昏不知人者
数
日矣。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鬼哭》
经理,他昏过去了。
曹禺
·
《日出》第二幕
8.
结婚。后多作“
婚
”。
1
亦指通婚。
宴
尔
新昏,不我屑以。
《诗·邶风·谷风》
沈君未言昏,名已
习
吾耳。
宋
·
王安石
·
《寄朱氏妹》诗
土司一取子
妇
,
则
土民三
载
不敢昏。
清
·
魏源
·
《圣武记》卷七
是
时
突厥再上
书
求昏,帝未
报
。
《新唐书·突厥传上》
9.
通“
閽
”。古代守门的官。
昏斀
靡共,
溃溃
回遹,
实
靖夷我邦。
注
《诗·大雅·召旻》
昏,
假
借
为阍
。
清
·
朱骏声
·
《说文通训定声·屯部》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黄昏
昏迷
昏厥
昏暗
昏庸
昏沉
三字词
黄昏恋
黄昏纸
小热昏
黄昏汤
黄昏子
醉昏昏
四字词
利令智昏
昏头昏脑
天昏地暗
头昏眼花
昏昏欲睡
昏天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