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
尼
ní
nì
常用释义
1.
名
梵语音译词“
比丘尼
”的简称。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
例词
尼姑
僧尼
例句
我去烧香祈福时,有很多僧
尼
在旁边诵经。
2.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安定;平和。
竟界尼康。
《隶释·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
2.
比丘尼(梵语bhikṣuṇī)的省称。俗称尼姑。
1
亦以指妇女披剃出家。
即位之初,即不
许
度人
为
僧、尼、道士,又不
许创
立寺
观
。
唐
·
韩愈
·
《论佛骨表》
汉
明帝
听阳
城侯
刘
峻等出家,僧之始也。
济阳妇
女阿潘等出家,尼之始也。
宋
·
赵令畤
·
《侯鲭录》卷一
谓
之尼者,佛
国
女曰夷;信佛女曰
优
婆夷,出家女曰芘
刍
夷。
清
·
俞正燮
·
《癸巳存稿·尼庵议》
尼告
众
客曰:“
颠
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
场
一
扑为戏
。”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武技》
贽虽
怨,然亦以
杀
之太重,乃
贬𬴐
州司
马
,逐其息景伯
于
泉州,女尼于郴州,没入
赀产
奴婢。
《新唐书·窦参传》
3.
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呢”。
师问云
嵒:“作什摩?”
对
曰:“
担
水。”
师
曰:“郍个尼?”
对
曰:“在。”
《祖堂集·药山和尚》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小尼
尼龙
尼姑
仲尼
阻尼
尼山
三字词
比丘尼
哈尼族
陀罗尼
尼姑庵
摩尼珠
撒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