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戎
常用释义
1.
名
指
军队
;
军事
。
例词
戎马一生
投笔从戎
戎装
例句
如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他毫不犹豫地投笔从
戎
。
这位老将军
戎
马一生,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2.
名
兵器;武器。
例词
兵戎相见
例句
这两个国家表面的平静终于被打破,开始兵
戎
相见。
3.
名
我国古代称西部的少数民族。
例词
戎狄
西戎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古代兵器的总称。
整我六
师
,以
修
我戎。
注
《诗·大雅·常武》
〔季秋之月〕天子乃教
于
田
猎
。以
习
五戎。
注
《礼记·月令》
2.
兵车。
小戎俴收,五楘梁
辀
。
注
《诗·秦风·小戎》
《
诗
》云:“元戎十乘,以先
启
行。”
注
《左传·宣公十二年》
其大小之戎,
号
令之用,
则听
于
节
度使焉。
唐
·
柳宗元
·
《岭南节度飨军堂记》
3.
军队;士兵。
伏戎于莽。
《易·同人》
材任治戎。
《孔子家语·弟子行》
臣既
无
老
谋
,又
无壮
事,天恩
误
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
弥
久。
《后汉书·董卓传》
烈烈
杨
侯,
实统
禁戎。
晋
·
潘岳
·
《杨荆州诔》
臣
窃
以
为国
之大事在戎,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
亲临阅视
,不足以振
积
弱之
气
。
明
·
张居正
·
《再乞酌议大阅典礼以明治体疏》
4.
战争;征伐。
惟甲胄起戎。
《书·说命中》
袭于
休祥,戎商必克。
注
《泰誓中》
戎殷于牧野。
《逸周书·世俘》
师
老
资残
寇,戎生及近
冂
。
唐
·
杜甫
·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
曹翁
为
女故
兴
戎,他
挂
帆西去,
贻祸
江
东
。
清
·
李渔
·
《怜香伴·议迁》
5.
寇敌。
负
且乘,亦可
丑
也,自我致戎,又
谁
咎也。
注
《易·解》
其字从戈从甲,本
为
兵器之
总称
,引申之
则
凡持兵器以侵
盗
者,亦
谓
之戎。
王国维
·
《观堂集林·鬼方昆夷
猃
狁考》
6.
相助。
每有良朋,
蒸
也
无
戎。
注
《诗·小雅·常棣》
7.
大。
乃不畏戎毒于
远迩
。
注
《书·盘庚上》
念兹戎功,
继
序其皇之。
注
《诗·周颂·烈文》
8.
你;你们。
戎
虽
小子,而式弘大。
注
《诗·大雅·民劳》
诞
育洪胄,纂戎于
鲁
。
注
《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
今江南浙江
滨
海之地
谓
汝
为
戎,音如
农
。
章炳麟
·
《新方言·释言》
9.
见“
蒙戎
”。
10.
见“
戎戎
”。
11.
古族名。支系众多。殷周有鬼戎西戎余无之戎等。春秋时有己氏之戎北戎允戎伊洛之戎犬戎骊戎蛮戎七种。秦国西北有狄䝠邽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战国时,晋国及其以北有大戎条戎茅戎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山戎;今豫陕交界一带有扬拒陆浑之戎等。多从事游牧,部分从事农耕。一说,其见于商周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随世异名,因地殊号。参阅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
12.
古代典籍泛指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西方曰戎。
《礼记·王制》
西辟之民曰戎。
《大戴礼记·千乘》
西和
诸
戎,南
抚
夷越。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3.
古国名。春秋时属曹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
公
会
戎于
潜
。
注
《春秋·隐公二年》
14.
姓。汉有柳丘齐侯戎赐。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戎”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戈”
全部
戒
或
戓
二字词
犬戎
西戎
戎狄
戎人
山戎
姜戎
三字词
戎克船
一戎衣
业贝戎
戎王子
凡戎车
四字词
戎马倥偬
投笔从戎
兵戎相见
戎马一生
戎马生涯
弃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