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ú
shóu
常用释义
1.
植物的果实长成了。
  • 反义
  • 例词
    成熟
  • 例句
    果园的苹果还有一个月就了。
2.
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 反义
  • 例词
    熟菜
    熟食
3.
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
  • 反义
  • 例词
    熟铁
    熟土
4.
因经常接触而知道或记得很清楚的。
  • 反义
  • 例词
    熟客
    熟人
    熟识
    面熟
  • 例句
    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一带很
5.
(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不生疏。
  • 反义
  • 例词
    熟能生巧
    熟练
    熟手
    纯熟
  • 例句
    练地操作着机器,动作流畅自然。
6.
程度深。
  • 例词
    深思熟虑
    熟睡
详细释义
1.
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宰夫胹熊蹯不熟。
《左传·宣公二年》
熟,不知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歌辞》
用糯米半合,生五大片,河水二内煮一二滚,次入带须白五七,煮至米熟。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神仙粥方》
习北航每天黎明即起……饭做熟了又叫醒女儿。
《当代》1981年第6期
2.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引申为成就。
夫柤橘柚果蓏之剥。
《庄子·人间世》
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
·韩愈·《送张道士》诗
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宜。
郭沫若·《途次莆田》诗
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熟也何
·卢肇·《成名后作》诗
3.
有收成;丰收。
秋,大熟,未
《书·金縢》
平,王因以立功化,故《治期》之篇,为汉
·王充·《论衡·须颂》
奔走经营,相原隰之宜,指授方法,故大熟。
·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
中熟,民得蠲除已小
·陆游·《书喜》诗之二
可是轮船公司不管你是荒呢是熟,人家不得了,他却偏偏要涨价。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
4.
经过加工或处理过的。
取束下直一金之,更熟锻炼,足其火,千金之也。
·王充·《论衡·率性》
器……高者名三火黄,四火熟
·宋应星·《天工开物·铜》
5.
指美言;好话。
引申为美好。
使者往既多,其少率多天子。
《史记·大宛列传》
这里有的是黄嫩,白酒熟。
·王晔·《桃花女》第一折
6.
指土壤颗粒均匀疏松。
耕不深,地不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
一耖用一人牛,有作耖,二人二牛,特用大田,功又速。耕耙而用此,泥壤始熟矣。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一
7.
深知;熟悉。
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其至不可禁矣。此不可不熟。
《吕氏春秋·重己》
熟山川夷、道路所出。
·苏舜钦·《太子太保韩公行状》
起初觉得那声音极熟,像是昨天还缭绕在耳边的。
叶圣陶·《微波》
8.
精通;熟练。
作字要熟,熟而有
·欧阳修·《试笔·作字要熟》
她很像一个熟于应付的世故者。
丁玲·《自杀日记》五
9.
仔细;周密。
参见“熟耰”。
行端直熟,思得事理。
《韩非子·解老》
方〕复见陈子曰:“方思之不能得,敢请问之。”子曰:“思之未熟。”
《周髀算经》卷上
计议得熟了,只等中秋日起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10.
表示程度深。
故曰精而熟之,鬼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吕氏春秋·博志》
及醉熟,帝欲之,左右苦乃止。
《北史·朱荣传》
思之融融,归寝熟且甜。
陈毅·《初游青岛》诗
11.
热;暖和。
五藏菀熟,痈发六府。
《素问·疏五过论》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管到州。
·苏轼·《金山梦中作》诗
波明荇叶颤花香。
·范成大·《过平望》诗
12.
旧时用以称归顺的或发展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
梁州恒獠叛,文表之……从军熟獠,多棱亲识,即以实报之。
《北史·西域传·獠》
界乎夷汉间为熟夷,衣冠虽异民耦俱猜。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
13.
通“”。谁。代词。
背憎,熟肯相迎?
·焦赣·《易林·未济之垢》
之人天地人之道,其熟而求之!
太平天·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熟”字上部件相同,均为“孰”
全部
二字词
  • 成熟
  • 熟知
  • 熟悉
  • 娴熟
  • 熟睡
  • 面熟
三字词
  • 熟面孔
  • 成熟期
  • 老熟人
  • 熟石灰
  • 熟石膏
  • 熟橡胶
四字词
  • 熟能生巧
  • 耳熟能详
  • 瓜熟蒂落
  • 熟视无睹
  • 深思熟虑
  • 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