疸
疸
dǎn
da
常用释义
1.
名
详见[
黄疸
]: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呈现黄色的症状,由血液中的胆红素增高引起,常见于某些肝病、胆囊病和血液病。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中医称因脾胃虚热上升形成胸闷体黄的病。
1
参见“黄疸”。
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素问·平人气象论》
疸有五
种
: 有黄汗、黄疸、
谷
疸、酒疸、女
劳
疸。
唐
·
孙思邈
·
《千金方·论证》
面目身黄欲安卧,小便
浑
黄疸病成。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疸证总括》
2.
植物的一种病害。
1
参见“黑疸”“黑穗病”。
去年
腊
雪
丰
盈,今年春雨
应节
,民田想早播
种
。但
虑
起
发
太盛,或有二疸之虞。
《清史稿·圣祖纪三》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黑疸
胃疸
三字词
黑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