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
常用释义
1.
治理。
2.
安定。
详细释义
1.
割草。
乂,芟草也。丿㇏相交。刈,乂或刀。
《说文·丿部》
马号的差使,实难动动就要乂。
《白雪遗音·马头调·奉劝爷们》
2.
杀。
尧试舜之傲者既已格乂矣。
·洪迈·《容斋三笔·舜事瞽叟》
哀元年《左》“艾其民”,艾乂刈同,是乂即也。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三》“亲亲
3.
治理。
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书·尧典》
淮沂其乂。
《汉书·地理志上》
施有政,用乂邦家。
《旧唐书·杜佑传》
粤自有天地,建家,代已,固非而不乂也。
·王禹·《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
4.
治疗。
艾可乂疾,久而善。
《埤雅·释草》
毁而刚则折也,有疾而不可乂也。
·姚鼐·《孔信夫墓志铭》
5.
安定。
上下交,然后万和,庶类获乂。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
《陈书·孔奂传》
卒能周,捍危乂者,之力也。
《北史·周宗室传论》
6.
才德出众。
俊乂在官。
《书·皋陶谟》
有相所君者,其人人,天下已,有急能收天下英乂雄俊之士合交友者,疑此耳。
·刘向·《说苑·善说》
今俊乂至多,耆咸在,苟以登用,皆逾于臣。
·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熙乂
  • 儁乂
  • 乂俊
  • 乂安
  • 中乂
  • 不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