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石头因风化或遇水而形成的裂纹。
2.
石头依纹理裂开。
3.
雕刻。
  • 例词
    泐石
4.
写书(多用于书信)。
  • 例词
    手泐
详细释义
1.
石头因风化、遇水而形成的纹理;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
石有以泐。
《周礼·考工记序》
除天半石初泐,欠却株松未枯。
五代·刘乙·《题建造寺》诗
石未剥泐,文尚可
·宋濂·《游涂荆二山记》
天章奕奕,于万斯年,尔终泐。
·方苞·《多福砚铭》
2.
通“”。
铭刻。
尝见汉刘耽所《吕梁碑》,字小篆而泐者半,其可六十言。
·杨慎·《丹铅续录·吕梁碑》
年白太傅,之片石泐芳名。
·张之杲·《奉题朗玉兄湘烟小录后》诗
爰建楔,再泐碑文。德靡涯,黎庶歌功无尽
《太平天诗文选·常熟报恩牌坊碑序》
江南督恭典章,泐之成名《南巡盛典》。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匆匆灯谨行,敬坤安。
·秋瑾·《致琴文书》
征万国通行法律,考其沿革,其某者可以,泐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
抑制。
强,堤伤,右强,堤伤,左右俱强,下游。泐其,不其理,神禹不能功。
·魏源·《湖北堤防议》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泐布
  • 残泐
  • 漫泐
  • 泐蚀
  • 剥泐
  • 刓泐
四字词
  • 石泐海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