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湖北省的别称。
  • 例词
    湘鄂边境
  • 例句
    地区景色秀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2.
姓。
3.
详见[鄂伦春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 例句
    伦春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4.
详见[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详细释义
1.
殷国名。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
鬼侯、鄂侯、文王,之三公也。
《战国策·赵策三》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三公。
《史记·殷本纪》
2.
古地名。
西周楚地。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楚王熊渠〕乃立其子康王,中子红为鄂王。
《史记·楚世家》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乡宁县南。
翼九宗五正父之子嘉父逆侯于纳诸鄂。
《左传·隐公六年》
3.
湖北省的别称。清湖北省会武昌,为古鄂州治所,故称。
晓雾压茫古鄂州。
·王又旦·《晓渡望鄂州》诗
中丞先德湖北布政使威恪公树义某尚父某巡同官鄂省。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
4.
装有机关的捕兽器。
鸟兽成,水孕,水虞是乎禁罝罣䍡,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
《国语·鲁语上》
5.
通“”。直言貌。
能退,不占成鄂。
《文选·马融〈长笛赋〉》
6.
通“”。边际;界限。
闾与茇䒷兮,其亡鄂。
《汉书·扬雄传上》
南望垠,北顾无鄂。
··《齐都赋》
罗疏柱之汩越,坻鄂之锵锵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7.
通“”。惊愕。
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之。象鄂不
《史记·五帝本纪》
臣皆鄂失色,莫敢言,但唯唯而已。
《汉书·霍光传》
徽宗幸其所,之,甫入即返,鄂默然。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
8.
通“”。惊悟。
武安鄂曰:“吾昨日醉,忽忘仲孺言。”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9.
通“”。花托。
常棣之,鄂不靴靴
《诗·小雅·常棣》
有木焉,员叶而白柎
《山海经·西山经》
若夫雪,鄂著霜,如傅粉,是何郎。
··《隐居通议·古赋二》
10.
姓。汉有鄂千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鄂”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咢”
全部
二字词
  • 鄂博
  • 鄂王
  • 鄞鄂
  • 柞鄂
  • 栋鄂
  • 鄂舟
三字词
  • 栋鄂部
  • 鄂尔多
  • 鄂君船
  • 鄂君被
  • 鄂拓克
  • 鄂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