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急躁;偏激。
  • 例词
    狷急
2.
耿直。
  • 例词
    狷介
    狷直
详细释义
1.
拘谨无为。引申为孤洁。
不得中行而之,必也狂狷乎!狂者取,狷者有所不也。
《论语·子路》
景州申居先生天性和易,平生未有忤色,而孤高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一枝鹪鹩巢,高蹈由狷。
·姚鼐·《送侍潞川主德州书院用前岁在扬州留别韵》
孔子之门,在初期时实在很复杂,里面颇有不少的狂放的人物……事实上就是曾参、子思、孟子也都是有这种倾向的人。《荀子·解蔽篇》替我们保存了他们的一些生活资料,照那情形看来,他们都是禁欲主义者,虽不能说是狂,却是有十分的狷。
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2.
耿直;固执。
彼(王孙胜)其父楚,其心又狷而不絜。
《国语·楚语下》
有五,风为上,狷下。
·应劭·《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
泄治之于灵公,位在大夫,骨肉之怀宠不去,仕于乱朝。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之淫昏,死而益,可狷矣。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偏急。
参见“狷急”“狷狹”“狷隘”。
明王垂容之,崇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
《汉书·刘辅传》
若夫多疑少劣心狷。
《文选·潘岳〈射雉赋〉》
子性弘和,愚衷深褊狷。
·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狷”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肙”
全部
二字词
  • 狷狂
  • 狷急
  • 狷行
  • 狷笃
  • 狂狷
  • 狷士
四字词
  • 狷介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