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急速地流。
  • 例词
    一泻千里
    倾泻
  • 例句
    暴雨过后,水从山上倾而下,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2.
拉肚子。
  • 例词
    泻肚
    泻药
    腹泻
详细释义
1.
倾泻;水往下急流。
陵映碧,石磴泻红泉。
南朝 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
秋水明河,迢迢藕花底。
·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
那涪江水下面不同,川江不,瞿塘三,一路下,如河倒一般。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2.
倾注;倾倒。
掘堂上作大坎,水其中。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
芳酒盈樽,秋香折盈把。
·耶律楚材·《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
3.
排泄。
亦指腹泻;使腹泻。
者主,膀胱常能有
·班固·《白虎通·情性》
齿以噍食,孔以注
·王充·《论衡·道虚》
楝根皮人,枝皮吐人。
·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
真菊可以延,野菊可以人。
·李石·《续博物志》卷二
这回添上了痢病。他急得抽自己的嘴巴,没用,肚皮似乎已挨了腰,还泻。
老舍·《骆驼祥子》十九
4.
宣泄;吐露。
翁精琴,善音律。有画鱼周大夫者,善歌。泻谱参订一字之,必随证其非。
·周密·《志雅堂杂钞·人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百重愁。
《水浒传》第四十回
千数百年前一位诗人的心声,不知不觉地从爱牟口中流泻出来了。
郭沫若·《橄榄·行路难下篇》
5.
通“”。盐碱地。
参见“瀉土”。
山之秃也,孰其茂也?地之也,孰其滋也?
·王充·《论衡·超奇》
广泻并为膏土。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倾泻
  • 暴泻
  • 倒泻
  • 飧泻
  • 泻盐
  • 泻辩
三字词
  • 铸泻务
四字词
  • 一泻千里
  • 上吐下泻
  • 悬河泻水
  • 银河倒泻
  • 泻水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