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书中指一种猴子,即猕猴。
2.
躲在隐蔽的地方观察。
  • 例词
    狙击
详细释义
1.
猕猴。
狙公芧,曰:“朝三而暮四。”狙皆怒。曰:“然朝四而暮三。”狙皆悦。
《庄子·齐物论》
一狙山上,一狙之游。
·王安石·《秃山》诗
楚有狙以生者,楚人之狙公。
·刘基·《郁离子·瞽聩》
2.
狡诈。
参见“狙喜”。
化狙良,柔雄雌,而天下可定。
·唐甄·《潜书·尊孟》
3.
伺察。
引申为觊觎。
狙而好小察,事常而法令申。
《管子·七臣七主》
客狙秦皇帝博浪沙中。
《史记·留侯世家》
剺面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杜甫·《哀王孙》诗
之富人子弟延经义师,先生乘夜狙其听讲论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
姑季子狙节妇
·李东阳·《赵节妇传》
4.
通“”。惊去之貌。参见“狙獷”。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狙”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且”
全部
二字词
  • 狙击
  • 狙如
  • 猲狙
  • 狙侩
  • 阴狙
  • 猵狙
三字词
  • 狙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