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与一般不同的;独有的。
  • 例词
    特产
    特点
    特色
    奇特
    特别
  • 例句
    她的绘画风格独具色,深受大家喜爱。
2.
专门;特地。
  • 例词
    特派
    特意
    特约
  • 例句
    为了参加这场晚宴,她意穿上了自己新买的裙子。
3.
非常;格外。
  • 例词
    特好
4.
指特务(tè wu),负责刺探情报、破坏等特殊任务的人。
  • 例词
    特工
    敌特
    匪特
5.
只;仅。
6.
单独。
  • 例词
    特立独行
7.
特克斯的简称。纤维线密度法定计量单位。1千米纺织用的纤维质量是多少克,它的线密度就是多少特。
详细释义
1.
公牛。亦泛指牛。
瞻彼田,有菀其特。
《诗·小雅·正月》
〔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大特。
《史记·秦本纪》
高辛人家生一犬,形如小特。
·樊绰·《蛮书·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
2.
指其他雄性的牲畜。
,特居四之一。
《周礼·夏官·校人》
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史记·封禅书》
3.
牲一头。
十有一月,朔巡守……,格于祖,用特。
《书·舜典》
特豚合升。
《仪礼·士冠礼》
我具特羊之,吾以酒。
《国语·晋语二》
猛虎所以百畏者,爪牙也。爪牙孤豚特犬悉能为敌
《新唐书·兵志》
4.
三岁的兽。
一说,为四岁之兽。
不狩不,胡瞻庭有特兮?
《诗·魏风·伐檀》
公之。
《周礼·夏官·大司马》
……四岁为特。
《广雅·释兽》
5.
单个;单独;孤独。
君已食,矣,使之特
《礼记·内则》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
·王粲·《杂诗》
朗兄子,先主时为门将。秭宠营特完。
《三国志·蜀志·向朗传》
世尚朋,我仍特。
·唐甄·《潜书·格定》
6.
匹配;配偶。
髧彼髦,实维我特。
《诗·鄘风·柏舟》
不思姻,求新特。
《诗·小雅·我行其野》
7.
杰出者。
此奄息,百夫之特。
《诗·秦风·黄鸟》
英英桂林伯,实维文武特。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
百夫特,行足
·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8.
挺立;耸立。参见“特立”、“特起”。
9.
不同一般;异常。
水居,水特形貌。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特样的人应该注意一下。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五章
10.
特别;最。
利之情,不肖特厚。
《尹文子·大道上》
南郡土特寒,四月五月犹积雪皓然。
《北堂书钞》卷一五六引晋张华《博物志》
甍共蔽户特相宜。
·宋之问·《明河篇》
里闹的特利害,大也没心了,所以要到南去。
《红楼梦》第八六回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董必武·《咏雷锋同志》
11.
特地;特意。
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特下燕,奉宣恩。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此地君唱,特使
·杜牧·《张好好》诗
明日,丈人于玄清内殿,特待新婿,命信美陪席。
·李昌祺·《剪灯话·洞天花烛记》
嘉陵江三调为李广才先生所录,特引于下,以作例证。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
12.
但;仅;只是。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耳目口腹之欲也。
《吕氏春秋·适音》
以照千里,特十二乘哉!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特物然,人亦如是。
·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
黄子久王叔明、倪林、吴仲圭俱有元一代名家,惟子久清真秀拔,烦简得中,不特三公之冠,可越房山、松雪而上之。
·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元》
13.
空;徒然。
伯〕夜驰见张良,具告其,欲俱去,毋特俱死。
《汉书·高帝纪上》
14.
却;竟。
事秦三十年,出则为捍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地,而之怨悬于天下。
《韩非子·存韩》
不知者特以神,力言不能及也。
《战国策·中山策》
私念珠特以用,意甚不快。
《太平广记》卷四二引唐皇甫氏《原化记·贺知章》
15.
“特務”的省称。参见“特工”。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特”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寺”
全部
二字词
  • 特征
  • 特点
  • 特别
  • 独特
  • 特色
  • 特权
三字词
  • 特长生
  • 卡特尔
  • 丘比特
  • 特困户
  • 因特网
  • 大特写
四字词
  • 特立独行
  • 大书特书
  • 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