淖
淖
nào
zhào
zhuō
chuò
常用释义
1.
名
烂泥;泥坑。
例词
泥淖
详细释义
简
繁
1.
烂泥;泥沼。
1
亦指
泥泞
。
2
亦指
水泽
。
有淖
于
前,乃皆左右相
违于
淖。
注
《左传·成公十六年》
今投地死
伤
而不
腾
相助,投淖相
动
而近,投水相
动
而逾
远
。
注
汉
·
董仲舒
·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军
渴乏井,漉淖而
饮
。
《辽史·耶律休哥传》
质
本
洁来还洁
去,不教污淖陷渠
沟
。
《红楼梦》第二七回
后
以列侯侍祀孝惠
庙
,
当
晨入
庙
,天雨淖,不
驾驷马车
而
骑
至
庙
下。
注
《汉书·韦玄成传》
前至大
泽
,
泞
淖。麻
产弃马
入萑
苇
。
《金史·麻产传》
途中望见一个“淖”,其水反映碧色。
叶圣陶
·
《坝上一天》
2.
流体;稀泥浆状。
1
参见“
淖糜
”。
漆淖水淖,合
两
淖
则为
蹇。
《吕氏春秋·别类》
甚淖而滒,甚
纤
而微。
注
《淮南子·原道》
𫗴于
是,鬻
于
是。
注
《左传·昭公七年》
3.
湿润。
五粟之
状
,淖而不
韧
,
刚
而不觳,不
泞车轮
,不污手足。
《管子·地员》
煮令
极
熟,
刚
淖得所,然
后
出之。
北魏
·
贾思勰
·
《齐民要术·醴酪》
热
多
则
淖,淖
则
黄
红
。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
4.
沉溺。参见“
淖溺
”。
5.
陷没。
其步兵在西岸者,自相蹂
践
,
马骑并
淖
于芦
荻中,
弃马
脱走以免者十二三。
《陈书·侯
镇
传》
6.
消融。参见“
淖冰
”、“
淖溺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淖”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卓”
全部
倬
绰
悼
掉
棹
焯
踔
啅
婥
晫
琸
竨
綽
繛
鋽
二字词
泽淖
污淖
淖污
濯淖
淖尔
泞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