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设法得到;寻求。
  • 例词
    刻舟求剑
    求学
    求解
    追求
2.
恳求;乞求。
  • 例词
    求救
    求情
    哀求
    央求
    征求
3.
要求。
  • 例词
    求全责备
    精益求精
    力求
4.
需要。
  • 例词
    供大于求
    需求
详细释义
1.
“裘”的古字。
求,古文裘。
《说文·裘部》
正求
《汉书·古今人表》
2.
寻找;搜寻。
矣,求其友
《诗·小雅·伐木》
董承女为贵人,操承而求之。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
章〕乘白,被朱甲以自,求五欲生致之。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挑战》
3.
探索;探求。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求之本原,深所未
《旧唐书·礼仪志七》
初奉使往留北者,予更欲一北,而求救之策。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请求;乞求。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易·蒙》
入朝,求宰相,以校左射知省事,郡王。
《新唐书·马璘传》
天可就是老大家的喜事。他走再三求下太太他送送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一件事情,他决定之后,很难挽回。还求母亲劝他一番。
阿英·《碧血花》第二幕
5.
要求;需求。
嗟嗟保介,莫之春,亦又何求?
《诗·周颂·臣工》
朕以幼冲,嗣承大衣玉食,何求不得。
《元史·英宗纪》
他只求能平安的过日子,快乐的过生日。
老舍·《四世同堂》十四
6.
谋求;追求。
遹求厥,遹厥成。
《诗·大雅·文王有声》
求美不得美,不求美美矣。
《淮南子·说山》
不揆才,好出奇,所欲益反,求妍更媸者矣。
·刘知·《史通·杂说中》
我只求我心之所适,再不轻易交朋友了。
庐隐·《海滨故人》
7.
贪求。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诗·邶风·雄雉》
隘人之进则忮,冒己之进则求。
·恽敬·《雄雉说》
8.
责求。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论语·卫灵公》
炫明安之本,康成之注,在理或,何必求人?
唐玄宗·《孝经序》
9.
选择;选取。
参见“求牛”。
不求良辰,裁衣求吉日,俗人所重,失重之也。
·王充·《论衡·讥日》
强盛,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
《晋书·谢玄传》
10.
获得;得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之。
《论语·述而》
人用物,若用朱丝约刍狗,若以求雨;狗待之而求福,土待之而得食。
《淮南子·说山》
11.
招来;招致。
发虑宪,求善良。
《礼记·学记》
暇,及是怠敖,是自求也。
《孟子·公孙丑上》
与贼居,不知其,外求怨,徼幸他治救𬏮疥而心腹之疾。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12.
询问。
引申为访求。
隰朋之人也,上志而下求。
《吕氏春秋·贵公》
乃求楚怀心民人牧羊,立以怀王,民所望也。
《史记·项羽本纪》
余乘舟居九年,往求其所以为铁炉有。
·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
陛下初登大,不求民瘼,而遽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
《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元年》
13.
终,最后。
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
《书·康诰》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诗·大雅·下武》
14.
通“”。聚合。
彼交匪敖,求。
《诗·小雅·桑扈》
15.
通“”。贿赂。
削上以附下,枉法以求民者,人之禁也。
《管子·法禁》
16.
通“”。
讨伐;征讨。
匪安匪游,淮夷求。
《诗·大雅·江汉》
,唯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
纠缠。参见“求竭”。
17.
姓。汉代有求商。见《汉书·何武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追求
  • 祈求
  • 请求
  • 求助
  • 求教
  • 哀求
三字词
  • 凤求凰
  • 不求人
  • 需求量
  • 求知欲
  • 供求率
四字词
  • 刻舟求剑
  • 求全责备
  • 实事求是
  • 有求必应
  • 梦寐以求
  • 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