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工
常用释义
1.
名
工人。
例词
技工
矿工
女工
瓦工
例句
她的父母都是
工
人,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了一辈子。
2.
名
生产劳动。
例词
勤工俭学
同工同酬
加工
手工
例句
他在国外勤
工
俭学了四年,终于学成归国了。
3.
名
指
工业
。
例词
工商
化工
4.
名
工程;建设项目。
例词
工地
开工
完工
5.
名
一个劳动者一天的工作量叫一个工。
6.
名
技术;技术修养。
例词
鬼斧神工
巧夺天工
唱工
7.
形
精巧;细致。
例词
异曲同工
工巧
工整
8.
动
擅长。
例词
工于心计
9.
名
我国民族音乐中传统的记音符号,表示音阶上的一级,相当于简谱的“3”。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工具。一种曲尺。
工,巧
饰
也,象人有
规矩
也。
注
《说文·工部》
2.
巧;精。
任人之
长
,不
强
其短,任人之工,不
强
其拙。
《晏子春秋·问上二四》
杜
笃
之
诔
,有
誉
前代。《吴(吴
汉
)
诔
》
虽
工,而他篇
颇疏
。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诔碑》
夫
课试
之文章,非博
诵
强
学穷
日之力
则
不能。及其能工也,大不足以用天下
国
家,小
则
不足以
为
天下
国
家之用。
宋
·
王安石
·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夫我商民
阅历
有
余
,而
学问
不足,
经营虽
工,而
团结
不
紧
。
李书城
·
《论中国商业不发达之原因》
3.
擅长;善于。
昔者舜工
于
使人,造父工
于
使
马
。
《韩诗外传》卷二
早作
诸
侯客,兼工古
体诗
。
唐
·
杜甫
·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诗
她聪明好学工文字。
萧三
·
《忆陶妹》诗
4.
官吏;职事。
允
厘
百工。
注
《书·尧典》
无旷
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注
《皋陶谟》
既云天工,亦
资
人亮。
注
《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
尧
舜之所以理百官而熙
众
工者,以此而已。
宋
·
王安石
·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5.
古时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
1
如: 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昔者
赵简
子使王良
与
嬖奚乘,
终
日而不
获
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
贱
工也。”
《孟子·滕文公下》
图画
之工,
图
雷之
状
,
累累
如
连鼓
之形。
汉
·
王充
·
《论衡·雷虚》
云
霞雕色,有
逾画
工之妙。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原道》
6.
古代特指乐官。
工以
纳
言,
时
而
飏
之。
注
《书·益稷》
工四人,二瑟。
《仪礼·乡饮酒礼》
吴公子札
来
聘……
请观于
周
乐
。使工
为
之歌《周南》、《召南》。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7.
古代特指女工。
使
农
不
辍
耰,工不下
机
。
注
《文选·扬雄〈长杨赋〉》
一祇用
谋
宗;二
经
内戒工。
注
《逸周书·大开》
8.
工夫;技术。
梅
尧
臣亦善
诗
,
虽
乏高致而平淡有工。
宋
·
魏泰
·
《临汉隐居诗话》
9.
工地;工作岗位。
公在工,有
风
雨危
险
,必身
亲
之。
清
·
梅曾亮
·
《栗恭勤公传》
说
着,
传
出
话
去,即日上工,就
驻
在工上。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10.
工程。
于
是以
无
工之
处
,
变为
至
险
之工。故人不及
觉
,
觉
不及防,往往
溃堤为
大患。
清
·
梅曾亮
·
《栗恭勤公传》
11.
工业。
同年月,该参谋本部所准借的另一高度机密文件中,更力促应诱导华侨投资于当地之主要工业,利用华侨原已建立的工商系统于零售货物的收集与分配。
李恩涵
·
《东南亚华人史》第十五章
年时,还生产了耐酸的各种化工器具,填补了我国化工陶器的空白。由于这个厂是为了解决天原厂的盛器而成立的,所以取名天盛。
潘君祥
·
段炼
·
《话说沪商》第八章
12.
工作;生产劳动。
中国人的工厂,很少“停工待料”。美国人的工厂,却将“停工待料”列为工厂最大浪费的原因之一。
曾仕强
·
《总裁魅力学》第九章
这位小姑娘在船上的工资的确很高啊!看来,这位小姑娘是在“勤工俭学”呢。
高登义
·
《梦幻北极》第一章
13.
工作量;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
舅爷帮他看场子守材料,兼管记工。
《当代作家》1996年第1期
当周善耕拿着记工本挤到记工员桌前填写工分时,一个叫宝柱的又拿他寻开心。
《山东文学》2009年第9期
14.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
1
参见“工尺譜”。
夷
则
、南吕用“工”字,
无
射、
应钟
用“凡”字。
《宋史·乐志十七》
15.
通“
功
”。
鄙
谚
曰:“
长
袖善舞,多
钱
善
贾
。”此言多
资
之易
为
工也。
《韩非子·五蠹》
天生
万
物,有色
声
香味,使
无
目耳鼻口以收
摄
之,
则
天地之工,或
几于
熄矣。
明
·
叶子奇
·
《草木子·观物》
况且有了罢课的话柄,就有懒得用工的学生,常常把这句话作为运动的目的。
蔡元培
·
《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
16.
通“
攻
”。
1
坚固。
我
车
既工,我
马
既同。
注
《石鼓文》
2
从事;学习。
数
年
学剑
工(攻)
书
苦,也曾
凿
壁偷光路。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7.
姓。汉代有工里弹。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人工
动工
开工
工夫
加工
工具
三字词
农民工
小时工
工程师
临时工
工程车
钟点工
四字词
巧夺天工
异曲同工
鬼斧神工
能工巧匠
偷工减料
同工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