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
qiāng
zhuāng
常用释义
1.
强健有力。
  • 例词
    老当益壮
    年轻力壮
    健壮
    强壮
  • 例句
    他终年都在田地里劳动,因此身子骨儿特别健
2.
雄壮;气势盛。
  • 例词
    豪言壮语
    理直气壮
    壮观
    壮志
    悲壮
  • 例句
    从山脚往上看,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格外雄伟丽。
3.
加强;使壮大。
  • 例词
    壮胆子
    壮军威
4.
用于中医灸疗,烧灼或熏烤艾绒一炷叫一壮。
5.
详见[壮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自治区。
6.
姓。
详细释义
1.
强壮;壮盛;盛大。
彖曰: 大,大者也。
《易·大壮》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孟子·万章下》
气壮则卫守,邪由何入!
·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
若有德及力尚而留之,不必年七十,尽许致事也。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涛壮,山宿雨青。
·潘陆·《同朱士叶北固山用唐人韵》
2.
坚实;牢固。
〔仲冬之月〕冰益……虎始交。
《礼记·月令》
绳铁锁纽壮,古鼎龙腾梭。
·韩愈·《石鼓歌》
公始至楚,以旧楼橹,易之千。城楼橹咎,言者也。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头里未曾这桥还壮哩,怕他踹了,除是恁的?!
·《马陵道》楔子
3.
勇猛;威猛。
偃也之:“战斗,直为壮,曲老。”
《国语·晋语四》
于既得陵,素其家,及,乃以其女妻陵而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
观电听声兵威。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
4.
豪壮;豪迈。
上流涕曰:“始陛下臣等起沛,定天下,何其也!今天下已定,又何也!”
《汉书·樊哙传》
琳之檄豫州,有骨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
思即咏凤凰。
·杜甫·《壮游诗》
尔时气壮,百事己能。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
王志翔这番志向诚然壮,但自来好事总是多磨。
萧乾·《栗子·鹏程》
5.
壮观。
奔渡、争舟、蹴蹋之患既免,而井屋之富,廛肆火,与桥相望不,甚可也!
··《利涉桥记》
石甚门为屏,若垂然。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
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
陈毅·《三峡》诗
6.
推崇;赞许。
先是,蜀有司相如,作甚弘温雅,雄心之,每作,常之以式。
《汉书·扬雄传上》
美百川之宗,壮沧海之威神。
三国 魏·曹丕·《沧海赋》
柳子直道守者即之。
·柳宗元·《佩韦赋》
太祖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公。
《明史·廖永安传》
余闻而壮其言,诗以志之。
陈毅·《记遗言》诗序
7.
肥壮;粗壮。
〔孟夏之月〕其器高以粗,养壮佼。
《礼记·月令》
子隆年二十一,而体过,常使徐嗣伯合茹丸以服自销损犹无益。
《南史·齐随郡王子隆传》
他怎,你老拔根寒毛比我的腰还壮呢!
《红楼梦》第六回
盛佑亭眼睛看着路那边的山上的刺蓬里,扑扑地飞起一只麻灰色的肥大的竹鸡,眼睛盯着它说道:“好家伙,好壮,飞都飞不动。”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
8.
粗细的程度。
傅翻箱倒,找出小扭指头儿壮的一支金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9.
男子三十为“”。即壮年。后泛指成年。
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冠;三十曰,有室。
《礼记·曲礼上》
及余之方兮,周流乎上下。
《楚辞·离骚》
及其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
少而奇,而强,老而通。
·韩愈·《韩府君墓志铭》
廷玉幼喜观书益爽秀。
·黄瑜·《双槐岁钞·柳庄相术》
10.
少壮;年轻。指年未满二十岁。
亦指青春。
也,志而用命,守而不淫。
《国语·晋语七》
更始元年,以延大司马属,拜稽都尉。年十九,迎官
《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我自有身,不能使之永而不老,常健而不疾。
·葛洪·《抱朴子·塞难》
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
·张翰·《杂诗》
11.
壮大;加强。
方叔元老,克
《诗·小雅·采芑》
下,生也……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慷慨感激,同食下卒,二州之牧,以所乘,以祭踶死之士。古名,何以加兹!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
焕之近年抱着乐观主义,其原因在想望着希望的光辉,又能构成一种足以壮自己的胆的意象,使自己继续想望着,不感空虚或倦怠。
叶圣陶·《倪焕之》十一
12.
指能力强,做事迅速。
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
《庄子·徐无鬼》
13.
竭力。
壮厮趁,他壮厮挺。
·《杀狗劝夫》第三折
14.
激烈;强烈。
卓以坚为虏将军,冀其和弭,坚讨卓逾人。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
雄哮乍咽,每发壮益倍。
·韩愈·《嘲鼾睡》诗
又是盛大哥酒太的又,因喝醉了。
《歧路灯》第十八回
15.
中医艾灸法术语,一灼称一“壯”。
灸,不两处,每七八,病亦除。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嗣明足趺上各三七,便愈。
《北史·艺术传下·马嗣明》
已孤菖渌十分,却要艾黄千壮医
·范成大·《重午》诗
且云:“痛不可,妨碍食。”殷曰:“易耳!”出艾之,,曰:“隔夜愈矣。”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
16.
通“”。
美。
抚壮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楚辞·离骚》
庄重。
士君子之容,其冠,其衣逢,其容良,然。
《荀子·非十二子》
17.
通“”。盛入。
和暖水,浸饙少,以手挼令有小停,然后壮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飧饭》
18.
我国少数民族名。旧作“”。详“壯族”。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壮”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士”
全部
二字词
  • 壮丽
  • 壮美
  • 健壮
  • 少壮
  • 壮实
  • 肥壮
三字词
  • 壮缪侯
  • 抓壮丁
  • 少壮派
  • 关壮缪
  • 壮士歌
  • 抽壮丁
四字词
  • 壮志凌云
  • 波澜壮阔
  • 雄心壮志
  • 老当益壮
  • 理直气壮
  • 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