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一伍;现在泛指军队。
  • 例词
    队伍
    入伍
    退伍
    行伍
  • 例句
    这个整齐的队正从主席台走向操场的中央。
2.
同伙。
  • 例句
    他立场坚定,从不与势利小人为
3.
数字“”的大写。
4.
姓。
详细释义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
合其卒伍,置其有司。
《周礼·夏官·诸子》
周家遂之制,兵寓其中……其兵制五人伍,比与邻之夫也。
·李如·《东园丛说》卷上
会党,以五人伍,有伍
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
2.
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田有封洫,井有伍。
《左传·襄公三十年》
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伍,伍有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
宜使什、伍、比、、里、后达于县令,则择其人而保正副者,正所以民,服其小争而使至
··《法度总论三·役法》
3.
古代兵车单位。以一百二十五乘为伍,或以一百二十乘为伍。
合其之卒伍,而比其乘。
《周礼·夏官·司右》
两于前,伍于后
《左传·昭公元年》
4.
队列;行列。
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去之否乎?
《孟子·公孙丑下》
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在行中。姬家在清河,欲如近家,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之伍中。”宦者忘之,置其籍代伍中。
《史记·外戚世家》
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按部整伍,以待情,因时顺机不失正。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5.
泛指军队。
亦指士兵。
公在伍中,出为开州刺史。
·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
久安弛,政圮伍虚。
·顾炎武·《军制论》
去秋臣兵深入洛,而在寨卒伍有饥饿闪走,故臣急,不遂前功。
·岳飞·《乞出师札》
士之力,天下无敌,盍不入营为伍。
·吴炽昌·《客窗闲话·某驾长》
6.
同伙;同伴。
信出,笑曰:“生乃与哙伍。”
《史记·淮阴侯列传》
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伍者,亦常数辈;幸承福,得至今。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
天下金、垸、削楮、揉革、造木几,必有伍。
·龚自珍·《纵难送曹生》
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
郭小川·《青松歌》
7.
结为同伙;排为同列。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王安石·《韩信》诗
哉九畹,下与群草伍。
·秋瑾·《吊屈原》诗
阿松亦索郎,伍于罪犯,心大赴阿松母所,白所
叶圣陶·《穷愁》
8.
量词。多用于军事人员。
伍雄兵飞将,皆能略地攻城。三千猛士臣,但如似雨。
·陈汝元·《金莲记·焚券》
9.
姓。春秋楚有伍奢。见《左传·昭公十九年》。
10.
通“”。
伍以
《易·辞上》
王之治天下也,而伍其鄙。
《国语·齐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退伍
  • 入伍
  • 落伍
  • 伍参
  • 伍伯
  • 伍长
三字词
  • 伍胥潮
  • 伍子涛
  • 牙牙伍
  • 伍胥涛
  • 束伍令
四字词
  • 羞与为伍
  • 砥兵砺伍
  • 行伍出身
  • 参伍错综
  • 参伍错纵
  • 与哙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