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玉
常用释义
1.
名
矿物名,质地细腻、坚韧而有光泽,可用来制装饰物或作雕刻的材料。
例词
玉器
玉石
玉带
玉簪
例句
她戴着一串
玉
石手链,显得格外优雅。
2.
形
像玉一样晶莹、洁白、美丽。
例词
冰清玉洁
金枝玉叶
亭亭玉立
例句
几年不见,她已经变成亭亭
玉
立的大姑娘了。
3.
名
敬词,称对方的身体、行动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例词
玉体
玉音
玉照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
伯
乐
之
厩
多良
马
,卞和之
匮
多美玉。
唐
·
韩愈
·
《送权秀才序》
东平啊,我真希望你成为一把无残缺的长剑,而且饰着无瑕疵的玉。
郭沫若
·
《归去来·东平的眉目》
2.
泛指玉石的制品。如圭璧、玉佩、玉簪、玉带等。
修五
礼
、五玉、三帛、二生、一死
贽
。
注
《书·舜典》
君
无
故玉不去身。
注
《礼记·曲礼下》
簪玉出北房,
鸣
金步南
阶
。
南朝 宋
·
谢惠连
·
《捣衣》诗
内官衣蟒腰玉者,禁中殆
万
人。
明
·
谢肇
浙
·
《五杂组·物部四》
3.
指玉制的乐器。
1
亦指玉笛声。
集大成也者,金
声
而玉振之也。
注
《孟子·万章下》
明年服丹
径
仙去,洞庭月冷吹横玉。
注
宋
·
陆游
·
《烧丹示道流》诗
繁
丝
哀玉,
适
足
写
其
绸缪
;短拍
长
歌,亦正形其怨咽。
清
·
汪
𤎯
·
《长生殿序》
4.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注
唐
·
李咸用
·
《小雪》诗
井
辘声
急推寒玉,
笼烛
光繁秉
绛纱
。
注
宋
·
曾巩
·
《早起赴行香》诗
万
里青天,姮娥何
处
,
驾
此一
轮
玉。
注
宋
·
黄庭坚
·
《念奴娇》词
剩倾
老子尊中玉,折
尽
繁枝不要春。
注
宋
·
陈与义
·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之四
青峭江
边
玉
数峰
,
烟
梳雨沐
谁为
容。
注
金
·
王庭筠
·
《送子贞兄归辽阳》诗
谷口森森玉
万
竿,
凤
毛摇
动
不
胜
寒。
注
明
·
王洪
·
《题竹次夏文度韵》
鹤
氅溪
桥寻
梅
游
玩,寒玉枝
头绽
,芳姿雪
衬
妍。
注
明
·
《四喜记·亲忆琼英》
5.
比喻
美德
、
贤才
。
君子比德
于
玉。
《礼记·聘义》
知我者希,
则
我者
贵
,是以
圣
人被褐
怀
玉。
《老子》
然高
概远
量,被褐
怀
玉,守
净洁
志,
无
欲
于
物。
晋
·
葛洪
·
《抱朴子·吴失》
倚玉
难
藏拙,吹竽久混真。
唐
·
韩愈
·
《和席八十二韵》
6.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参见“
玉體
”、“
玉面
”、“
玉音
”、“
玉趾
”。
7.
形容美好。
古人之
词
,凡所甚美者
则
以玉言之。《尚
书
》之“玉食”,《
礼记
》之“玉女”,《
仪礼
》之“玉
锦
”,皆是也。
清
·
俞樾
·
《群经平议·尔雅二》
8.
形容洁白。参见“
玉羽
”、“
玉雪
”。
9.
珍爱;珍重。
王欲玉女,是用大
谏
。
注
《诗·大雅·民劳》
千乞
为国
家自玉。
清
·
宋之桢
·
《复李劬云书》
10.
相助;磨练。
贫贱忧
戚,庸玉女于成也。
宋
·
张载
·
《西铭》
由
来
放逐
涂
,多是才
为
祟。
严
霜玉汝成,瑕垢
无终弃
。
清
·
朱鹤龄
·
《吴弘人示余汉槎秋笳集感而有作》诗
11.
太平天囯时对丞相女至军帅女的称呼。
丞相女至
军帅
女皆
称
玉。但同
称
玉,亦有些别。如丞相女
称
丞玉,
检点
女
称检
玉,以下
类
推。
《太平天
国
·太平礼制(元年)》
12.
方言。
1
制作;使弯曲。
楠竹入了社,日后玉个火夹子,织个烘笼子,都要到社里去买吗?
周立波
·
《禾场上》
2
光滑。
那些都还是蛋。出来工作一年两年,看还成么。这就像石头样,磨来磨去,磨玉了就对了。
沙汀
·
《记贺龙》十一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玉”字部件相同,均为“十”
全部
王
壬
主
二字词
玉兔
玉米
碧玉
玉帝
玉兰
玉蝉
三字词
林黛玉
青玉案
和田玉
玉屏风
颜如玉
玉簟秋
四字词
冰清玉洁
金枝玉叶
亭亭玉立
抛砖引玉
金玉满堂
小家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