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志
常用释义
1.
名
将来要有所作为的意愿和决心。
例词
志同道合
志向
志愿
立志
意志
例句
他意
志
坚定,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2.
动
记住;不忘。
例词
博文强志
志哀
3.
动
记录;记载。
例词
杂志
4.
名
记事的文字或文章。
例词
三国志
墓志
5.
名
记号;标记。
例词
标志
例句
人们在气象图上用各种标
志
来代表不同的天气状况。
6.
名
志气;意志。
7.
名
姓。
8.
动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意志;感情。
诗
言志,歌永言。
《书·舜典》
是故
审则
宜
类
,以制六志。
注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
志向;志愿。
盍各言
尔
志?
《论语·公冶长》
尝试观于
上志,有得天下者
众
矣,其得之必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吕氏春秋·贵公》
身
将
老寂寞,志欲死
闲
暇。
唐
·
韩愈
·
《县斋有怀》诗
平
时
杜子中分外相
爱
,常恨不
将
男作女,好做夫妻。
谁
知今日竟遂其志,也是段奇
话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希望有志献身儿童文学的人不要脱离儿童。
叶圣陶
·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
3.
向慕;有志于。
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
。
《论语·为政》
君子之志
于
道也,不成章不
达
。
《孟子·尽心上》
远
害而志利,利
虽
全,桎也。
宋
·
叶
适
·
《参议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
4.
神志。
罔兮不
乐
,
怅
然失志。
战国 楚
·
宋玉
·
《神女赋》
5.
德行。
凡
举
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注
《吕氏春秋·遇合》
6.
专一;诚心。参见“
志心
”。
7.
准的;目标。
1
亦谓作为准的。
2
引申指准则。
予告汝于
难
,若射之有志。
注
《书·盘庚上》
隋末有昝君
谟
善射,
闭
目而射,
应
口而中,云志其目
则
中目,志其口
则
中口。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唐张𬸦《朝野佥载》
今
兴
化各
乡
人,多善投石,志眉中眉,志目中目。
清
·
俞樾
·
《茶香室续钞·梁山泺贼》
是故君先立
于
仁
则
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
愨
,女憧,
妇
空空,七者教之志也。
注
《大戴礼记·王言》
8.
骨镞不剪羽的箭。
1
参见“志矢”。
骨
镞
不翦羽
谓
之志。
《尔雅·释器》
9.
微。参见“
志微
”。
10.
见“
志度
”。
11.
通“識(誌)”。
1
记住;记载。
仲尼
闻
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
妇
不淫矣。”
注
《国语·鲁语下》
维
德
维绩
,志
于
斯石,日
远弥
高。
唐
·
韩愈
·
《王公神道碑铭》
就是
张华
的《博物志》,也不
过
志其一二。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著
书
之
业
,真能
独
立改制而
无
所依傍者,
经
籍所志,多不
过
五六人。
金松岑
·
《文学观》
2
记事的著作。特指史书中述食货、职官、礼乐、地理、兵刑等的篇章。
唯
陈寿
《三志》,文
质
辨洽,荀
张
比之
于迁
固,非妄
誉
也。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史传》
嘉其言可采,
书
以
为
志。
唐
·
柳宗元
·
《永州铁炉步志》
江淹有言:“修史之
难
,
无
出
于
志。”
诚
以志者,
宪
章之所
系
,非老
于
典故者,不能
为
也。
宋
·
郑樵
·
《通志·总序》
志有之: 水柔,人狎而玩之;火烈,人望而畏之。
明
·
袁宏道
·
《书红眼公传》
12.
通“
幟
”。旗帜。
设
兵
张
旗志。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不用麾志,
举
矛
为
行伍。
晋
·
常璩
·
《华阳国志·大同志》
13.
通“
痣
”。
约
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聪
明
过
人。
《梁书·沈约传》
14.
姓。元有志能。见《万姓统谱·寘韵》。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志”字上部件相同,均为“士”
全部
吉
壳
声
壶
壸
壹
壱
売
壷
壺
壼
二字词
同志
标志
志气
志愿
志向
得志
三字词
墓志铭
青云志
意志力
志愿书
地方志
鸿鹄志
四字词
鸿鹄之志
志同道合
壮志凌云
矢志不渝
淡泊明志
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