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也叫墨刑。
2.
在人体上刺上文字、花纹或图形并涂上颜色。
详细释义
1.
黥刑;墨刑。
爰始淫劓、刵、、黥。
《书·吕刑》
至,涓恐其贤于己,疾之,以法刑足而黥之,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限期三月戒,不戒者黥之。
·魏源·《军储篇一》
2.
借指犯人。
也,非有功德渐积之勤,而黥髡盗贩,倔起王侯,而人亦乐为传欤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论》
呼!自唐失其政,天下乘,黥髡盗贩,衮冕峨巍。
《十国世家序》
3.
文身。在人身上刺字或各种图纹。
参见“黥面”。
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文。
《隋书·东夷传·流求国》
〔黠戛斯族〕俗伉,男子有勇黥其手,女已嫁黥
《新唐书·回鹘传下》
4.
古代在奴婢、士兵身上刻字作记号,以防逃亡。
蓄奴僮百,皆黥其面。
《南史·萧正德传》
景福元年,朱瑄叛于兖郓,募勇士百,黥双雁于颊,立为雁子都。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三
权势多取息,仍禁没人口奴,及黥其面者。
《元史·世祖纪九》
5.
镌刻。
明走百结构黥幽谷。
·魏源·《白岳东岩》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黥”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京”
全部
𫟅
二字词
  • 黥刑
  • 黥面
  • 刑黥
  • 黥配
  • 墨黥
  • 黥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