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桥。
  • 例词
    桥梁
  • 例句
    这座横跨东西的桥终于竣工了。
2.
房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长条形横木。
  • 例词
    偷梁换柱
    栋梁
    横梁
  • 例句
    这个房子的横材质非常坚固。
3.
物体或身体上隆起成长条或弧形的部分。
  • 例词
    山梁
    鼻梁
    脊梁
4.
朝代名。
南朝之一(公元502-557年),萧衍所建。
五代之一(公元907-923年),朱温所建。史称后梁
详细释义
1.
桥。
造舟梁,不其光。
《诗·大雅·大明》
梁不,道无虏掠,鸣条,雨不破
·王充·《论衡·是应》
梁,波夕。
·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诗
欲往舟梁,年寄心目。
·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
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诗
2.
筑桥;架桥。
令尹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
《左传·庄公四年》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梁北河,蒲泥,破符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村路因水𫜩成谷,梁之。村人日行车过桥坠车焉。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即大金沙江上游,捍三十里,居民岸而梁其上。
·魏源·《圣武记》卷五
3.
断水捕鱼的堰。
毋逝我梁,毋我笱。
《诗·邶风·谷风》
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
《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
沅江水有梁罾,沅田桑耕。
·王安石·《李氏沅江书堂》诗
4.
河堤;堤堰。
会晋侯、宋公……小邾子于湨梁。
《春秋·襄公十六年》
堤谓之梁。
《尔雅·释宫》
5.
屋梁。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
亦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梁撤屋……使客得以助攻
《商君书·兵守》
音朗号钟梁。
·张协·《七命》
散,。梁间双
前蜀·毛文锡·《更漏子》词
垢院在洛北,最甚,,不知氏之独榜其梁曰: 长兴四年建。
·欧阳修·《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
之梁。
《尔雅·释宫》
6.
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
之稼,如茨如梁。
《诗·小雅·甫田》
又西一梁,梁横南北若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
〔傅知府〕穿了一件家人褂子,一双双梁的鞋子。
《文明小史》第九回
7.
指冠上横脊。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
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弟子,皆一梁。
《后汉书·舆服志下》
冠各有品: 宰执亲王九梁,加貂蝉笼巾;侍官七梁;官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谏官增豸角耳。所梁者,冠前梁上排金铜叶是也。
·吴自牧·《梦粱录·驾出宿斋殿》
外九梁朝冠、鹤补朝服、金、朝鞋、牙笏上。
·孔尚任·《桃花扇·入道》
8.
见“梁糲”。
9.
古代九州中的州名之一。
黑水西河惟雍州
《书·禹贡》
10.
山名。
参见“梁山”。
冀州既口治梁及岐。
《书·禹贡》
11.
古地名。春秋时周邑,后入楚。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境。
〔楚〕一昔之期,梁及霍。
《左传·哀公四年》
12.
古国名。
周时诸侯国。
夷吾逃梁。
《国语·晋语二》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时迁都大梁,因称梁。
13.
朝代名。
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923年。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14.
通“”。
高梁之疾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
来惊,黄梁炊熟又春
·黄庭坚·《病起次韵和稚川进叔倡酬之什》
15.
通“”。
参见“梁闇”。
梁,信也。
·班固·《白虎通·封禅》
16.
通“”。
厚,而民暴,故,遂以是亡。
《尚书大传》卷二
17.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梁”字下部件相同,均为“木”
全部
与“梁”字左上部件相同,均为“氵”
全部
二字词
  • 梁柱
  • 高梁
  • 吕梁
  • 梁山
  • 梁王
  • 桥梁
三字词
  • 梁山泊
  • 顶梁柱
  • 梁甫吟
  • 梁山伯
  • 脊梁骨
  • 挑大梁
四字词
  • 悬梁刺股
  • 逼上梁山
  • 余音绕梁
  • 雕梁画栋
  • 跳梁小丑
  • 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