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例词
    敕封
    敕令
    敕撰
    宣敕
    奉敕
  • 例句
    他因战功卓著被皇帝封为将军。
    那道令明确了官员们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2.
告诫。
  • 例词
    戒敕
    申敕
  • 例句
    他时刻牢记长辈的戒,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
详细释义
1.
诫饬;告诫。
余每《虞》,至君臣相敕,安,而股肱不良,堕坏,未不流涕也。
《史记·乐书序》
〔王〕被收,涕泣母曰:“不母敕,以至今日!”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事,勿复听受。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
2.
古时自上告下之词。汉时凡尊长告诫后辈或下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特指皇帝的诏书。
蒙未死,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之日皆上务约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陛下恩,敕解吏名。
《宋书·竟陵王诞传》
凡上之逮下,其制有六: 一曰制,二曰敕,三曰册,天子用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便呈新授敕,箱争认旧缝衣。
·文同·《送潘司理秘校》诗之一
汉时人官行之掾,祖父行之子,皆曰敕……至南北朝以下,此字惟朝廷之。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西岳华山庙碑》
3.
委任。
亦指委任状。
僧宗昂住稽能仁寺。有故相寓寺中,已而相,宗昂被敕住持。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时将帅专征的都有空敕,遇有地方人才,听凭填敕委用。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4.
道士用于符咒上的命令。
化金玉,行符敕水,奇方妙等千,上云羽化天,次灾灭祸。故好者往往而尊事之。
《魏书·释老志》
5.
责让。
帝愍其意,召文昭敕,卒无过
《新唐书·岑文本传》
6.
犹治;理。
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
《韩非子·主道》
7.
整饬。
既稷,既匡既敕。
《诗·小雅·楚茨》
可遣大将军兵,敕武一郡守,以立威。
《汉书·息夫躬传》
讷亲勤敏上意,尤以廉介自敕,人不敢干以私。
《清史稿·讷亲传》
8.
敬慎。
凤顿首泣曰:“虽与臣至,行皆奢僭,以率百姓,不如御史大夫音敕,臣敢以死保之。”
《资治通鉴·汉成帝阳朔三年》
9.
犹着;穿着。
淬霜露,敕𫏋趹,跋涉山川,冒蒙荆棘。
《淮南子·修务》
10.
详明。
周公告小材敕,大材略。
·王充·《论衡·问孔》
11.
姓。见《通志·氏族五》。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敕”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束”
全部
二字词
  • 敕撰
  • 诏敕
  • 敕语
  • 诲敕
  • 敕封
  • 敕命
三字词
  • 敕勒歌
  • 诰敕房
  • 敕勒术
  • 空头敕
  • 发日敕
四字词
  • 敕始毖终
  • 明罚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