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ǐng
tíng
常用释义
1.
硬而直。
  • 例词
    挺立
    笔挺
  • 例句
    他身着笔的西装参加此次宴会。
2.
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
  • 例词
    挺身
    挺胸
3.
勉强支撑。
  • 例句
    我告诉他有病就不要硬着,一定要及时就医。
4.
支持。
  • 例词
    力挺
5.
〈口〉表示程度较高。
  • 例词
    挺好
6.
用于机枪。
详细释义
1.
拔出;举起。
被甲带剑,挺󰁘
《国语·吴语》
两垒相望,埃相接,挺刃交兵。
《孔子家语·致思》
酒酣,少挺笏曰:“段秀击贼臣,今吾笏将击奸臣。”
《新唐书·顾少连传》
挺着钉钯,雄纠纠入深山。
《西游记》第三二回
他们有的人挺着明晃晃的刺刀,有的端着黑乌乌的机枪。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
2.
直;伸直;直立。
亦指平直地躺着。
挺臂中有柎焉,故剽。
《周礼·考工记·弓人》
有槁暴,不挺者,𫐓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流俗之中,强攘已溺之
·元结·《箧中集序》
挺着腰板走。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
越是遇到困难,越要挺起腰杆来。
马烽·《刘胡兰传·第一个职务》
见郑屠挺在地下,口只有出的,没有入的动弹不得。
《水浒传》第三回
也不地方挺下了?
《红楼梦》第六三回
3.
生长;长出。
华岳所挺,九德纯备
《后汉书·杨赐传》
旁挺目,生荔枝。
·左思·《蜀都赋》
怀蕊,涵黄糅丹。
南朝 梁·江淹·《草木颂·杨梅》
高百尺,大,高柯旁挺,垂阴连数亩
·戴孚·《广异记·汝阴人》
4.
挺拔。
见群峰盘结,天都巍然上挺。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冬夜杂咏·青松》
5.
突出;杰出。
参见“挺特”、“挺出”。
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宣皇以天挺之姿,期佐命。
《晋书·宣帝纪论》
若夫璋挺其惠心,英秀其清,物色相召,人谁获安?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禀教皇宫,已挺柔嘉之德。
·刘禹锡·《慰义阳公主薨表》
6.
支撑。
亦指抵挡。参见“挺敵”。
不能自保完,足以延期挺命深江之外矣。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靠我一挺着把老骨也送你到淮安了。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但写字究竟是写字,不能像绘画那样精工,到底还是硬挺不下去。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四》
7.
顶撞。
这个是我的父,他不曾一句,我直挺的他脚稍天。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
他元要奏丹墀,敢和我挺相持。
·高明·《琵琶记·激怒当朝》
8.
僵硬;强硬。
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
《汉书·盖宽饶传》
你这小子,装得好挺啊!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五章
9.
引身直上;向前。
腾蛇游雾而升,腾龙,猿得木而挺,得水而地宜也。
·刘向·《说苑·谈丛》
身挺莫能
《宋书·宗越传》
当他们刚挺到胶济路边的盘马埠时,就遇上顽八军拖着美式大炮来了。
峻青·《秋色赋·爆炸远征队》
10.
跳;跃。
狐挺入古中,之。
《太平广记》卷四五三引唐薛渔思《河东记·李自良》
11.
动摇。
为诸侯,乘,不足以挺其心矣。
《吕氏春秋·忠廉》
12.
宽待;使宽松。
挺重囚。
《吕氏春秋·仲夏》
俊臣乃挺
《新唐书·狄仁杰传》
悉挺其
·洪迈·《夷坚乙志·袁州狱》
13.
副词。很。
挺大的大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挺好!挺合身儿!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
14.
量词。多用于条状物或长形物。
脯五挺,横祭于其上。
《仪礼·乡饮酒礼》
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
·苏颋·《咏昆仑奴》逸句
淮南人藏酒蟹,凡一器十蟹,以皂荚半挺置其中,可藏经岁不沙。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郭祥立刻调过两挺轻机枪,对着红火舌射击。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九章
15.
通“”。草茎。
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挺,乎哉?
·刘向·《说苑·善说》
根比景之,列挺衡山之
·左思·《吴都赋》
16.
通“”。小竹枝。参见“挺專”。
17.
通“”。
棍杖。
挺揭竿之,唯敦玄。
《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
挺大呼,者如
·苏轼·《表忠观碑》
持一巨挺,入深林中伺之。
·谢肇·《五杂组·人部一》
杖击。
手持桑杖,入室挺之。
·李贽·《读史·唐贵梅传》
你敢把他着那老婆着他一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
18.
用同“”。干肉条。
州,人户寡少,供侍车驾挺稍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挺”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廷”
全部
𬘩
二字词
  • 挺直
  • 挺进
  • 挺拔
  • 笔挺
  • 挺立
  • 挺脱
三字词
  • 直挺挺
  • 挺腰子
  • 打挺儿
  • 碓挺嘴
  • 青挺挺
四字词
  • 昂首挺胸
  • 挺身而出
  • 傲然挺立
  • 昂头挺胸
  • 挺而走险
  • 昂首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