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páo
常用释义
1.
花蕾外的小叶片。
  • 例词
    含苞待放
    花苞
2.
丛生;茂密。
  • 例词
    竹苞松茂
详细释义
1.
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小叶片。如:含苞待放。亦指植物外表的包皮。
缥节霜,黄苞犹掩翠。
·韩愈·《新竹》
决绝词云:……水得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
·赵令畤·《侯鲭录》
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顾炎武·《颜神山中见橘》
2.
草名。即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其高燥生葴析苞荔,薜莎青𮐚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3.
草木的根。
亦指代树木。
苞有三蘖,莫遂莫
《诗·商颂·长发》
木,分苞殖,以器械。
·陆贾·《新语·道基》
4.
丛生;茂密。
方苞方维叶泥泥。
《诗·大雅·行苇》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小雅·斯干》
5.
汇聚;聚集。
郭景《江》曰:“注五湖以漫漭。”言江水经纬五湖,而苞注太湖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
6.
广阔。
泉《五湖》曰:“无锡,足蹄松江。负乌背上,怀太吴以胸。岝岭崔嵬,穹隆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用言湖之苞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
7.
通“”。
裹。
天地,苞裹六
《庄子·天运》
小不能苞大,少不能多。
·桓宽·《盐铁论·贫富》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南朝 宋·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
苞黄甘而致获纸笔双贸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
苞二。
《仪礼·既夕礼》
粉黛已解苞,衾裯稍列。
·杜甫·《北征》
包藏;裹藏。
昌宗横恩,苞心,亿测天命,皇神降怒,自其咎。
《新唐书·桓彦传》
延王、覃王尚苞阴计陛下圣断不疑,制于未社稷之福。
《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
包围。
苞河山,大梁,使手而事秦者,魏之功。
《史记·太史公自序》
魏明帝宣武上,为栏苞虎阱,使力士袒裼,迭之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
包容;包含。
也,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物。
《荀子·非十二子》
夫坐言不行,牧童兼乌获之力,逢舜之德。
·桓宽·《盐铁论·能言》
语观之,右史言,《尚》、《战国策》,成败兴坏不苞也。
·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
北并乎伯利,南襟乎中海,距乎太平洋,西苞乎昆虚,黄之所居也。
严复·《原强》
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西摧三却强秦,五国宾从
·桓宽·《盐铁论·论儒》
孕育;养育。
大苞生而私好,及蚑而不求
《文子·道原》
8.
通“”。饿死的人。
大凶则众有大苞矣。
《管子·八观》
9.
通“”。
苞人民,,曰侵。斩树木,宫室,曰伐。
梁传·隐公五年》
读为俘。俘,取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梁传》
10.
通“”。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
知他磕候,用力太猛,把额头碰了一大苞。
《老残游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苞”字上部件相同,均为“艹”
全部
二字词
  • 含苞
  • 花苞
  • 苞茅
  • 苞芦
  • 黄苞
  • 九苞
三字词
  • 青苞米
  • 九苞奴
  • 九苞禽
四字词
  • 含苞欲放
  • 含苞待放
  • 竹苞松茂
  • 含苞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