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握住;拿着。
  • 例词
    持笔
    持枪
2.
掌管;料理。
  • 例词
    勤俭持家
    操持
    主持
  • 例句
    他主的这场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3.
守住不变。
  • 例词
    保持
    坚持
    维持
  • 例句
    他始终坚自己的原则,不被别人所影响。
4.
扶助。
  • 例词
    扶持
    支持
5.
抱有(某种态度、见解等)。
6.
挟(xié)制;控制。
  • 例词
    劫持
    胁持
    挟持
7.
互不相让;对抗。
  • 例词
    相持不下
    僵持
详细释义
1.
拿着;握住。
持弓矢固,然可以言中。
《礼记·射义》
,持金,至某之室,不期而荡尽
·白行简·《李娃传》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词
2.
掌管;主持。
行可之道,而非篡弑之行,持天下矣。
《文子·下德》
彭首破荆长驱,持,秋豪犯。
《后汉书·岑彭传》
令孜持禁权宠可炙,公卿不附,唯遘未少下。
《新唐书·萧遘传》
两个主管各自出前去持买卖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我一生刻苦和我妻能在二十岁以后脱离我独持家政五十年,都和祖母的教育有关。
徐特立·《我的生活》
3.
主张。
亦谓抱有。指思想、见解方面。
所立,咸持广陵王。
《汉书·霍光传》
据说,老年人对《望乡》持反对态度的多。
巴金·《随想录·谈谈〈望乡〉》
4.
扶持;护持。
亦谓支撑。
危而不持,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
欲用向九卿,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
《汉书·刘向传》
吾幼未能任事,赖与诸将共持之
《新五代史·杂传四·王师
非有物持,此安得全。
·范仲淹·《滕子京以直相示因以赠之》诗
父者……左手膝,右手持
《庄子·渔父》
小石附山,山力能得持之;在沙丘之,小石微,亦能自安。
·王充·《论衡·效力》
一他句不知高低的,奴才持不住,所以奴才在这里为难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5.
守;保持。
亦指维系。
楚不在侯矣,其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
《左传·昭公十九年》
非其者也,持之其者也。
《吕氏春秋·慎大》
重持久,位高
·白居易·《凶宅》诗
患防危,如履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恐不及。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
此骨之臣所以不可,而弘、、仲舒之徒以佞媚持其禄位者也。
章炳麟·《商鞅》
且以少先立武臣王,以持心。
《史记·张耳陈列传》
6.
矜持;约束。
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战国 楚·宋玉·《神女赋》
小姿,春心亦自持。
·李白·《江夏行》
吴荪甫虽然吃惊,却也能够赶快自持。
茅盾·《子夜》七
7.
挟制。
产数千金,,持吏短,出从数
《史记·酷吏列传》
世充都,府,其兵皆是江淮精,所患者在乏食,是以我所持。
《旧唐书·薛收传》
康祺官京十年,每外官有事于铨部者,吏所持,货车马举责国门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
8.
相持;对立;对抗。
子家持之。
《左传·昭公元年》
〔吴通玄〕知贽与相持有,因盛言短。
·韩愈·《顺宗实录四》
与长阳贼、黄柏山相持月,未逼贼巢。
·魏源·《圣武记》卷九
人都疲倦透顶,情绪越来越低,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徐迟·《在高炉上》
9.
携带。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河伯娶之,以故多持女逃亡。
《史记·滑稽列传》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
10.
奉侍;侍候。
父子相,以持王公。
《荀子·荣辱》
11.
储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
及持沙,毋下千石。
《墨子·备城门》
12.
僧徒念诵经咒。
参见“持經”。
临濑西北有寺,寺僧智通,常持《法华经》入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
13.
通“”。凭借。
乘舟之安,持之利,可以水江河之
《韩非子·奸劫弑臣》
大臣专权,下吏持,朋周比,以弄其上。
《淮南子·主术》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持”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寺”
全部
二字词
  • 持平
  • 保持
  • 持久
  • 操持
  • 主持
  • 坚持
三字词
  • 持效期
  • 持久战
  • 主持人
  • 持有人
  • 维持会
  • 使持节
四字词
  • 持之以恒
  • 坚持不懈
  • 旷日持久
  • 各持己见
  • 老成持重
  • 相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