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名字,人或事物的称呼。
  • 例词
    名片
    地名
    签名
    书名
2.
叫出;说出;描述。
  • 例词
    莫名其妙
    无以名之
3.
名义,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资格或说法。
  • 例词
    名正言顺
    名分
  • 例句
    我们不应该以出差为,到处游山玩水。
4.
声誉。
  • 例词
    赫赫有名
    出名
    著名
5.
著名的;大家都知道的。
  • 例词
    名家
    名画
    名牌
    名胜
  • 例句
    他是一位师,曾经教育出了许多成功人士。
6.
用于人。
用来表示名次。
7.
占有。
  • 例词
    不名一文
8.
名字叫做。
9.
姓。
详细释义
1.
人的名字。
亦用作动词,名字叫做。
亦指姓名
天子不言出,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
《礼记·曲礼下》
能自言其名,然不能言他人之名,有一能,未能通。
·王充·《论衡·实知》
刺字,或,或郡里,或姓名,或只名。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
埋名姓,做个农夫。
《老残游记》第七回
只名字不同,疑是名和字之分,而其实却是一人。
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
〔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侯名,初芙蓉。
··《天华万寿宫碑》
政老女名元春,因孝才德,入宫作女史去了。
《红楼梦》第二回
只得淮西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那大郎名唤柳世
《水浒传》第一回
2.
呼其名;称其名。
君不名卿老世
《礼记·曲礼下》
盛伯、郜子俱当绝,而不名,我同姓兄弟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
神宗大臣曰:“曹王用近亲贵,而端拱寡,善自保,真臣也。”进对,未名。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四年》
3.
谥号。
亦谓授予谥号。
是以大行受大名,行受名。
《逸周书·谥法》
暴其民甚,身弑亡;不甚,身危削,名之曰“幽”“”。
《孟子·离娄上》
4.
事物的名称。
之事父,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春秋》者,之名也。
·杜预·《春秋左传经传集解序》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
·韩愈·《盆池》诗之三
5.
名目;种类。
兵有五名: 一曰威强,二曰轩骄,三曰至,四曰助忌,五曰重柔。
《孙膑兵法·五名五恭》
始公之至,除他名之税,衣食官之可去者。
·韩愈·《南海神庙碑》
苛税征,名百出。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四章
6.
文字。
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仪礼·聘礼》
同名,行同
《管子·君臣上》
自史籀之作,凡九千名,非苟之也。
章炳麟·《訄书·订文》
7.
姓氏
亦用作动词,问姓氏。
宾执雁请问名。
《仪礼·士昏礼》
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命,有狂夫名之者矣。
·刘向·《列女传·阿谷处女》
8.
命名;取名。
亦引申为称;被叫做。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书·吕刑》
北土多有名儿为驴驹豚子者,使其自及兄弟所名,亦何忍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今人谓贝甘陵,吉州为庐陵,常州毗陵,夷陵,皆自其地名也。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
此言甚妙,以名吾堂。
周作人·《知知说》
悲夫!玉而之以石,士而名之以
《韩非子·和氏》
原有此,但名此《周易》,不名也。
·袁枚·《续新齐谐·麒麟喊冤》
9.
形容;称说。
大哉,君也!巍巍乎,唯天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能名焉!
《论语·泰伯》
天何者耶?苍苍之冥冥,不可得而名。
·王若虚·《瑞竹赋》
冥宅壮丽如宫……祭品象物,多指名。
·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
伊常常有说不出的忧愁,又常常有莫可名的喜悦。
叶圣陶·《隔膜·母》
10.
号令。
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以殖生。
《国语·周语下》
11.
功业;功名。
者不可以不信,不信令不行,令不行则军𣏢𣏢则无名。
《孙膑兵法·将义》
用巧以崇天,勤百姓以己名。
《国语·周语下》
一名云就,片禄不足充。
·韩愈·《赠族侄》诗
12.
名声;名誉。
不成乎名,无闷
《易·乾》
名噪已久,自此富商介,日接于门
·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
能成大功者,必不功;能成大名者,必不名。
·唐甄·《潜书·受任》
逃名,其实是爱名的,逃的是这一团糟的名,不愿意酱在那里面。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
13.
闻名。
亦指留名
故旭之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其身而名世。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复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
《新唐书·韩思复传》
以文采名天下,而教文法之,乃无传焉。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
输钱于经者,由十而上,皆得名碑。
·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名竹素,不祭牲豭。
·苏舜钦·《和马承之古庙》
14.
著名的;名贵的。
惟箘、簵、楛,三邦砥贡厥名。
《书·禹贡》
不料董糖既起。糖者,名女伶素秋之糖也。
郑逸梅·《逸梅丛谈·零缣断素》
15.
以……著名。
〔田盛〕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
《后汉书·符融传》
常以丞相士,其他士,皆官也;校理,用天下之名能文者。
·韩愈·《送郑十校理序》
者仁宗,包拯最名公直。
·司马光·《言张方平第二札子》
16.
名义。
兵出名,事故不成。
《汉书·高帝纪上》
因此事,正可兵,赦既有名,罢犹
·白居易·《请罢兵第三状》
17.
名分。
亦指名号
子路曰:“君待子而政,子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论语·子路》
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修德。
《国语·周语上》
食名皆霸官,食力皆尧农
·孟郊·《吊元鲁山》诗之一
18.
谓以己名占有。
明尊卑爵秩等,各以差次名田宅。
《史记·商君列传》
〔通〕竟不得名一,寄死人家。
《汉书·佞幸传·邓通》
戚里高氏子,公主,富官,不得名其家一
·沈作·《寓简》卷五
19.
独擅;专注。
占小善者率以,名一不庸。
《新唐书·韩愈传》
公志在世,而以学为本。学终其身,不私己见为足,不名一家。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
有元一代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能超出唐宋人刻
·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元》
香是作,逋峭整,不名一
·陈琮·《〈明斋小识〉序》
20.
形成。
或性或,及其名,一也。
·扬雄·《法言·五百》
21.
指战国时诸子百家中的名家。
至如《彖》、《》、《》、《雅》,名、墨、、刑,虎炳豹,彬彬君子。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
22.
形容眉宇开展。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诗·齐风·猗嗟》
23.
名刺;名片。
识轻服而不主人,于会所而,他日修名其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每宿昔作名一束,便命……投晚家,所名必
《南史·文学传·何思澄》
古只之名。
·袁文·《瓮牖闲评》卷六
24.
大;广大。参见“名山”、“名魚”。
25.
量词。
指人。
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
《庄子·则阳》
二十名刀斧手,埋伏于城门里
《封神演义》第二九回
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
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指名次。
全县的作文比赛、书法比赛,他都是第一名。
汪曾祺·《徙》
在双水村四年的日子里,他年年都在班上考第一名。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十一章
26.
通“”。
命令;传令。
乃名三后,恤功民。
《墨子·尚贤中》
唐玄宗同杨贵妃在沉香亭牡丹,因欲裁新,急名李白。
《平山冷燕》卷一
性命;生命。
天生伶,以酒名。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以酒命也。
·黄生·《义府·名命》
27.
通“”。
辨明。
名,明也,名使分明也。
《释名·释言语》
光明的。
昔少年逐好名晨。
南朝 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雅操,清商妙曲,琴促坐,乏名晨。
《周书·王传》
28.
同“”。铭旌。
熬置
《周礼·春官·小祝》
……名有三。
《逸周书·器服》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名”字下部件相同,均为“口”
全部
二字词
  • 名字
  • 驰名
  • 名贵
  • 知名
  • 闻名
  • 名目
三字词
  • 白名单
  • 知名度
  • 黑名单
  • 匿名信
  • 实名制
  • 代名词
四字词
  • 金榜题名
  • 莫名其妙
  • 无名小卒
  • 名正言顺
  • 名副其实
  • 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