斝
斝
斝
jiǎ
jià
常用释义
1.
名
古代盛酒器,圆口,三足,两柱,有把手,青铜制成。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亦作“
斚
”。古代青铜制贮酒器。有鋬(把手)、两柱、三足、圆口,上有纹饰,供盛酒与温酒用。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后借指酒杯、茶杯。
或
献
或酢,洗爵奠斝。
注
《诗·大雅·行苇》
𬪨
斝及尸君,非
礼
也。是
谓
僭君。
《礼记·礼运》
琼斝
既
饰
,
绣
簋以
陈
。
南朝 梁
·
江淹
·
《飨神歌》
分雁
鹜
之稻粱,
沾
玉斝之
余沥
。
南朝 梁
·
刘孝标
·
《广绝交论》
奉斝
陈词
,言
兴
涕
𫕥
。
前蜀
·
杜光庭
·
《晋公后土醮词》
〔
宝
玉〕
见
妙玉另拿出
两只
杯
来
,一
个
傍
边
有一耳,杯上
镌
着“𤫫
匏
斝”三
个隶
字。
《红楼梦》第四一回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斝”字上部件相同,均为“吅”
全部
咒
骂
哭
咢
喌
單
二字词
盏斝
进斝
琼斝
金斝
斝耳
杯斝
四字词
飞觥献斝
飞觞走斝
走斝飞觥
飞觥走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