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父亲的姐妹。
  • 例词
    姑母
  • 例句
    把她的一只胸针送给我留作纪念。
2.
丈夫的姐妹。
  • 例词
    姑嫂
3.
丈夫的母亲。
  • 例词
    翁姑
4.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活动的妇女。
  • 例词
    道姑
    尼姑
5.
暂且。
  • 例词
    姑妄言之
  • 例句
    我的意见且保留,以后再讨论此事。
6.
姓。
详细释义
1.
丈夫的母亲。婆婆。
子容之母走谒诸姑。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拜姑礼毕,提出汲。
《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
夫人年若干,入而媪御皆喜,既而公姑交
·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
妇谓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
慈母拥灯坐,姑倡双劳人。
·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
今越中女人称呼,人妻贵家称太太,民家则云太娘,姑称其媳曰大娘,妓曰小娘。
周作人·《看云随笔·桑下丛谈》
2.
父亲的姊妹;姑母。
姑,遂及伯姊。
《诗·邶风·泉水》
王莽姑正君嫁,至期,夫死。
·王充·《论衡·骨相》
且姑侄与母子孰
《新唐书·狄仁杰传》
知制诰刘敞,知州。敞,王臣姑子。
·叶廷·《吹网录·石林燕语》
3.
丈夫的姊妹。参见“姑嫂”。
4.
妇女的通称。
商王大,沈于酒德,辟箕子,爰近姑息。
《吕氏春秋·先识》
5.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参见“三姑六婆”。
6.
姑且;暂且。
勿庸之,姑惟教之。
《书·酒诰》
若子之人吏,宜受上戮,子姑默矣。
·桓宽·《盐铁论·论诽》
则虏之所谓难攻者,?而不可者,真不可哉?此姑未可也。
··《上孝宗皇帝札子》
事,汝姑出。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者》
但一时想不出适当之字,姑仍之。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
7.
通“”。用嘴吸食。参见“姑嘬”。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姑”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古”
全部
𦙶
与“姑”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女”
全部
二字词
  • 姑娘
  • 姑父
  • 姑且
  • 姑息
  • 梅姑
  • 圣姑
三字词
  • 小姑子
  • 小姑娘
  • 何仙姑
  • 大姑娘
  • 姑奶奶
  • 尼姑庵
四字词
  • 姑息养奸
  • 三姑六婆
  • 姑妄听之
  • 姑妄言之
  • 麻姑献寿
  • 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