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
  • 反义
  • 例词
    雄鸡
    雄蕊
    雄性
2.
有强大实力的人、集团或国家。
  • 例词
    称雄
    群雄
    枭雄
    英雄
  • 例句
    我们要学习英事迹,不忘初心。
3.
强有力的;有气魄的。
  • 例词
    雄兵
    雄风
    雄心
    雄伟
    雄姿
  • 例句
    他是一个有心壮志、远大理想的人。
4.
姓。
详细释义
1.
禽类中能产生精细胞的。
泛指动植物能产生精细胞的。
雄,父也。
《说文·隹部》
雄雉于,泄泄其羽。
《诗·邶风·雄雉》
雉之,于朝日。雌孤雄,意横出。
·韩愈·《琴操·雉朝飞》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诗·齐风·南山》
僧悟空在江外一猿坐杪,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投箭地而死。
·彭乘·《墨客挥犀》卷五
竹有雌雄者多,故当种雌。
·苏轼·《仇池笔记·竹雌雄》
有雌有雄: 雄者枲,雌者苴。
·李时珍·《本草纲目·一·大麻》
2.
指男子。
〔哀它〕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有雌雄合乎前,是必有乎人者也。
《庄子·德充符》
河流两𤲬盗连为群,雄唱雌和,首尾一身。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
淳死之,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之幸。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3.
指强有力者;杰出者。
亦指强有力,杰出。
齐庄公朝,指殖、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战术夫雄。
·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诗
五原誓师后,又加以政治训练,西北遂成为当时之雄。
周恩来·《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
此之,秦最雄,侯方弱。
·刘向·《战国策序》
幸然是天无祸,是昝这人自招,全不肯施恩布德行王道,怎比那多足智雄曹操。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4.
称雄。
亦谓擅长。
方今唯秦雄天下。
《战国策·赵策三》
今阿史那斛瑟,皆贵种,代雄沙漠。
《新唐书·狄仁杰传》
先生以文雄江
·宋濂·《诗冢铭》
大楚雄南服,勒秦与齐
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
李老雄于,音甚激烈,年叱咤三之概。
郭沫若·《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二》
5.
指为首者;居前列者。
有夫出征,而其雄。
《左传·襄公十年》
其滑稽之雄乎!
《汉书·东方朔传赞》
其意以功曹吏之率,虎亦禽之雄也。
·王充·《论衡·遭虎》
6.
比喻高强;胜利。常与“雌”连用。
愿与汉王挑决雌雄。
《史记·项羽本纪》
7.
勇武。
雄而不者,其必惰。
《墨子·修身》
是故明秀出之英,之雄。
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英雄》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
8.
雄壮;雄伟。
曹身九尺,面甚雄,臂毛逆如猪鬣,力能拔
《北史·卢曹传》
行色旌旗军声鼓角雄。
·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
端的心,那更神功,悲若鸣鸿,切若寒蛩,比花容,雄似雷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
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帻叹雄哉!
郭沫若·《颂武汉》诗
9.
刚健;豪放。
返虚入深,雄。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
之雄,南之婉,兼其致。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
10.
旺盛;高涨。
大封茅土镇褒中,醉出都门杀气雄。
·薛逢·《送封尚书节制兴元》诗
秋收起义大成功,亿万农民战气雄。
朱德·《纪念秋收起义》诗
11.
富有。
五都矜雄,三川养声利。
南朝 宋·鲍照·《咏史》
维华之父雄于赀,喜周乏。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只要你票子雄,你就天天绷阔人也办得到!
沙汀·《困兽记》一
12.
雄奇;险要。
地雄景言不,但欲追晓风
·苏舜钦·《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
其墓以塘江水,越之秦望山案,可雄矣。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
忠州左右竹二,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雄。
·魏源·《圣武记》卷六
13.
犹依恃;挟恃。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士。
《庄子·大宗师》
于宣王,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侯之嗣。
·柳宗元·《封建论》
14.
唐代州的等级之一,属第一等。
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府之外,以近畿之州,其余为六雄、十望、十及上中下之差。
《通典·职官十五》
汝州汝郡,雄。
《新唐书·地理志二》
15.
姓。相传上古有雄陶,舜友。见《战国策·齐策四》“舜有七友”高诱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雄”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隹”
全部
二字词
  • 雄壮
  • 雄伟
  • 英雄
  • 雄浑
  • 雄姿
  • 雄健
三字词
  • 英雄谱
  • 雄黄酒
  • 雄赳赳
  • 英雄传
  • 逞英雄
  • 雄纠纠
四字词
  • 巾帼英雄
  • 雄心壮志
  • 英雄本色
  • 雄才大略
  • 一决雌雄
  • 顾盼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