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木料。
  • 例句
    他选用优质木定制了一张桌子。
2.
原料。
3.
指某种人。
4.
资料。
5.
资质;能力。
  • 例词
    因材施教
  • 例句
    这位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施教。
6.
棺木
  • 例词
    棺材
    寿材
详细释义
1.
木材;可作木材的树。
若作梓材,既勤斲,惟其丹雘。
《书·梓材》
其濯濯也,以有材焉,此山之性也哉?
《孟子·告子上》
积琼玉,广构众材。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其水土之所生,神之所感,白金、水、丹砂、石英、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之名材,不能独当也。
·韩愈·《送廖道士序》
2.
物;材料。
五曰百工,化八材。
《周礼·天官·大宰》
凡物不足以大事,其材不足以器用,君不焉。
《左传·隐公五年》
以牛皮遗师古,古以盐资
·韩愈·《司徒许国公神道碑铭》
3.
指木本植物的果实。
委人掌野之,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
《周礼·地官·委人》
4.
棺材。
气绝,便市中材,材必小形者。
《陈书·周弘直传》
我想,好口材都要回去,我一人怎能够照?想着把蓉哥儿带了去,况且有他媳的棺材也在里头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
四爷,给他买口好材,别的都是假的!谁知道,我死的时候是棺材装呢,还是用席头儿卷呢!
老舍·《四世同堂》六十
5.
资质;本能。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焉,故栽者培之,者覆之。
《礼记·中庸》
止,以久也。,分兼也。必,不已也。知,材也。
《墨子·经上》
材不同,各相倾夺
·傅毅·《舞赋》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其材,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杂说四》
6.
才能;才干。
亦谓有才能。
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能事鬼神。
《书·金縢》
忠孝之事,材竭力。
·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
己材,相贺简择精。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
方今人高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不能九重。
《水浒传》第一〇八回
公疾,问后于叔牙。曰:“父材。”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有君而明,有妻而材。
《晏子春秋·外篇下八》
7.
技能;技艺。
埒材角妙,夸容乃理。轶态横出,瑰姿起。
·傅毅·《舞赋》
侲童程材,上下翩翻。
《文选·张衡〈西京赋〉》
8.
人材。
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楚有材,晋实用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之得材,为贵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择当明魁之材之其中,食太官,士。
·曾巩·《本朝政要策·文馆》
9.
通“”。
裁断;裁度。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
《易·辞下》
推之必往,材。
《墨子·经下》
故王能材之,臣以死任事。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
安排;使用。
之所材也,戚施直,蘧蒢蒙,侏儒扶瞍修聋聩司火。
《国语·晋语四》
固以王天下,治万变,材物,养万民,兼制天下者,莫若仁人之善也夫!
《荀子·富国》
伏惟古之所以材瞽、侏儒之道,《行》之仁。
·王安石·《上相府书》
10.
通“”。
知尚使能之为长功也,知本禁末之多材也。
《荀子·君道》
广辟土地,著税材。
《墨子·公孟》
利,不敢句富;临难见死,不敢句免。
·《为吏之道》
11.
通“”。旁;侧。
山之材,其草兢与蔷,其木乃格,之二七十四尺而至于泉。
《管子·地员》
材又垂……材、垂双声。或曰借为侧,亦通。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才》
12.
通“”。语气词。
由也好勇我,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材”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木”
全部
与“材”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才”
全部
二字词
  • 蠢材
  • 药材
  • 取材
  • 材料
  • 楚材
  • 木材
三字词
  • 高材生
  • 原材料
  • 用材林
  • 棺材本
  • 黑材料
  • 不成材
四字词
  • 因材施教
  • 大材小用
  • 就地取材
  • 栋梁之材
  • 五短身材
  • 惟楚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