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yǎn
常用释义
1.
(做事情)认真,不放松。
  • 例词
    严办
    严禁
    严厉
    严师
  • 例句
    他是一位厉的老师,学生们都比较怕他。
2.
(态度)严肃;(仪容)庄重。
  • 例词
    严正
    威严
    庄严
3.
厉害;程度深。
  • 例词
    严刑峻法
    严冬
    严寒
    严酷
4.
紧密;没空隙。
  • 例词
    严紧
    严密
  • 例句
    下雨天你要把窗户关,以防进水。
5.
父亲
  • 例词
    家严
6.
姓。
详细释义
1.
威严;严肃。
有翼,共武之服。
《诗·小雅·六月》
威𢥴恪,非所以事也。
《礼记·祭义》
闻为人子者,顺于君,不行私欲,共承令,不逆君安。
·王充·《论衡·异虚》
公正直方,中心易,祗慎所,治人以明,事神以
·韩愈·《南海神庙碑》
2.
严厉;严格。
君子以小人,不
《易·
知微之明,救赦之谓严
《韩非子·难四》
当时诸将一心,苦,威德洽而,父老皆以为长城之倚。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
对过去的错误,处理可宽可严的,可以从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
指父亲。如:家严。参见“嚴命”。
4.
畏惧。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孟子·公孙丑上》
朕提兵南渡,汝昨望不敢相,已汝具天威。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5.
尊敬;尊重。
天命降,下民有
《诗·商颂·殷武》
之道,严师为难
《礼记·学记》
王乃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之威以修敬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作,所以使死者有所憾,生者得致其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6.
急;紧急。
充虞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虞不敢。”
《孟子·公孙丑下》
7.
严密;紧密。
参见“嚴防”。
《春秋》谨严,左氏浮
·韩愈·《进学解》
其所向,虽关键不相
·张读·《宣室志》卷四
文彩立刻进了自己的卧室,把门推严。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
8.
秘密。
严迹秘鬼莫,道人上偶之。
·韩愈·《岣嵝山》诗
9.
厚。参见“嚴冰”、“嚴雲”。
10.
使严重;加重。
王(士)民之死,下上之患,以争虚城,所不足,而重所有也。
《墨子·非攻中》
11.
凛冽。形容极寒。
厉厉气纷纷飞鸟还
·陶潜·《岁暮和张常侍》
冬寒不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韩愈·《杏花》诗
水面生分外,竹根剩雪更新添。
·杨万里·《望横山塔》诗
12.
惨烈貌。参见“嚴嚴”。
13.
整饬;整备。
烦愦兮意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王逸·《九思·逢尤》
,要在今年。已敕九月祠,悉集河上。
《后汉书·南匈奴传》
元佐,因舍焉。女乃一土榻,上布草。
·薛用弱·《集异记·邓元佐》
边军严驿使去空
·顾炎武·《感事》诗之六
14.
古代戒夜曰“嚴”。转指戒夜更鼓。
参见“嚴更”。
其日未明四刻,搥一鼓;二刻,搥二鼓
《新唐书·礼乐志五》
梁月人移照祠外,听谯楼,已三矣!
·钮琇·《觚·神僧》
,外蓐食治;再,前
《清史稿·礼志九》
15.
甚;极。
忽然太行雪,昨夜。崚崝堕庭中,白何皑皑
·孟郊·《雪》诗
16.
汉明帝名庄,因避讳以“嚴”代“莊”。
参见“嚴周”。
修儒,然
《汉书·叙传上》
17.
衣装。避汉明帝(刘庄)讳,改“裝”为“嚴”。
,朝受,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后汉书·吴汉传》
办严疾。
·王安石·《辞明堂陪位表》
18.
妆饰物。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妝”为“嚴”。
三人,掌簪珥花。典三人,掌巾膏沐。
《北史·后妃传序》
19.
通“”。
险要。
制,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高峻。参见“嚴墻”。
20.
通“䉷”。射翳。参见“嚴籞”。
21.
通“”。夸诞。
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人志。
《史记·日者列传》
22.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庄严
  • 严格
  • 严谨
  • 严肃
  • 严冬
  • 严峻
三字词
  • 保不严
  • 华严宗
  • 严陵濑
  • 楞严会
  • 严子濑
  • 二庄严
四字词
  • 严阵以待
  • 严于律己
  • 严惩不贷
  • 严丝合缝
  • 义正辞严
  • 义正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