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
  • 例词
    尸横遍野
    行尸走肉
    僵尸
    死尸
    验尸
  • 例句
    在这座古老的坟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埋葬多年的骨。
2.
不干实事,空占着职位。
  • 例词
    尸位素餐
    尸禄
  • 例句
    他长期在公司里位素餐,从没有真正地发挥过自己的才能。
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
详细释义
1.
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的人。
神具醉止,皇尸起。鼓送尸,神保聿
《诗·小雅·楚茨》
祝迎尸,一人衰奉篚哭尸。
《仪礼·士虞礼》
祭之明日也。
《公羊传·宣公八年》
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战国荡古法,祭尸。
·李华·《卜论》
2.
神主牌,以木为之。
发杀殷何所悒?尸集何所急?
《楚辞·天问》
文王受命伐崇,作邑于丰,武王之,尸以行,破商擒,遂成王
·桓宽·《盐铁论·复古》
3.
立神像或神主。
子胡不相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庄子·庚桑楚》
凡有功烈民者,宜不限以地,使天下皆得尸而祝之,以其尚德慕之心。
··《敕赐汉昭烈帝庙碑》
4.
担任;承担。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
《书·康王之诰序》
又尸厥任者,非其
《新唐书·魏玄同传》
倘不能负此责任,坐视国家之因内扰而召外患,驯至于国亡种灭,其咎将谁尸邪?
孙中山·《训练革命军人之讲演·军人精神教育》
5.
主持;执掌。
其尸之?有季女。
《诗·召南·采𬞟》
尸造化功,此天地源。
·独孤及·《观海》诗
生者尸之自然,非人力之所得矣。
·王安石·《老子》
既得罪,兄弟戮,家,但未知安安死所耳。静而思之,若有尸冥冥之中者,不知造物果何如也。
·陶宗仪·《辍耕录·造物有报复》
天下有惜其名而不足以成其事者,吾尸其事矣,不急居其名可也。
·龙启瑞·《鲁隐公论》
6.
主;主体。
宁为鸡口,无为
《史记·苏秦列传》
胥靡宰,寂寞尸。
《汉书·扬雄传下》
7.
谓在其位而无所作为。
参见“尸位”、“尸禄素餐”。
可以污高位,尸重任,使朝廷获旷官之,微臣受位之
·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
8.
享;居。
老子曰:“欲尸名者必生事。”事生即舍公而就私,倍道而任己。
《文子·符言》
然,藩尸士卒之上,而士卒依藩名。
··《奏议·纪纲二》
后谢尸其名者,以其慷慨激愿为,成功指,旋以杀贼,合大患以死勤事祀之
·薛福成·《庸笔记·史料二·谢忠愍公保卫天津》
9.
尸体。
六三,尸,凶。
《易·师》
破棺尸,掠取金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亲与弟舁尸以,葬其居之
·韩愈·《顺宗实录四》
悬于树三日,如生,樵夫牧,咸为堕泪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唐孝烈妇》
法院通知家属去收尸。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一
10.
谓如尸体一般。
不尸,居不容。
《论语·乡党》
11.
谓陈尸示众。
祭仲,尸周氏之汪。
《左传·桓公十五年》
〕遂死中,尸城西,戚莫敢
·刘肃·《大唐新语·酷忍》
捕得百人,尸市,郡中震公去不
·苏舜钦·《推诚保德功臣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
既而臣民犯,友邦目……奖群为义民,尸使朝市。
梁启超·《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
12.
收尸。
之明日,尸死扶若有功也,,中哭泣,则伤主心矣。
《战国策·齐策五》
尸女是。
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被三,前多死。使人木表曰:“使家尸我此!”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
13.
舒展。
尸其肌,以于夷途。
·柳宗元·《贞符》
14.
詈辞。
左右一人曰:“俗尸何!此三年是世中三十年。”
《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15.
通“”。
西方有形之尸,居直,人死鬼。
《淮南子·形》
16.
姓。战国有尸佼。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尸”字部件相同,均为“尸”
全部
二字词
  • 尸首
  • 尸骨
  • 尸骸
  • 僵尸
  • 尸蜡
  • 干尸
三字词
  • 尸乡翁
  • 尸解仙
  • 尸陀林
  • 三尸神
  • 验尸官
  • 传尸痨
四字词
  • 尸位素餐
  • 马革裹尸
  • 行尸走肉
  • 借尸还魂
  • 尸横遍野
  • 五马分尸